生命反思录1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天开始听曲黎敏的《黄帝内经》讲解,昨天开始看前不久买的吕思勉的《中国史》,今天日里早起带了早课并参与教培班的学习以及公益课“女性周期养护”,晚上开始看一部武侠剧《如来神掌》,这些书、事件因为缘分与我相遇,我好似都是悠哉悠哉地翻阅着、经历着,这种放松地状态好像稍微灵活贯通、彼此联系了的。这些东西都跟天地相关、以及立于两者之间的人相关,圣人、智慧通达之人往往是见天地、见众生之人,往往是少数,大部分人应该是行走在见的路上,有的人可能依据前人智慧并用亲身经历不断鉴证逐渐趋于了悟、通达(1);还有一些人经历信息轰炸、道听途说而走入旁门左道,往往因为技巧、不知取舍而失去与天地众生的联结,致使“走火入魔”困在迷障中,他们一直在努力,然而因为缺少对生命的内在体验而持续矛盾与纠结(2);另外还有一些人智性微开、但因为被人教导“糊涂过活”、“大智若愚”等,这些人可能是因为智慧的体验尚难而转为放弃或者只是学习到“大智若愚”的外形——真愚、无明等,见智慧也是人的一种能力吧(3);还有其它种种就暂且不说了。我大概是游离于一二三三种之间,三者比例随着生命体验深入而有所变动,总体来说在进阶。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听曲黎敏讲课,有一句话印象很深刻,他说文化只有与人产生联结才有意义,回神一下,开始反复琢磨这句话,还真是,文化的源头大概就是人,落实到人身上可以说是归根,活了二十多年,确实也看了一些书,不论吸收了多少,大概能触碰自己的、融进自己的,都是深入至人情的、内在生命体验的,必然和人是有联结的,大概是因为行走在人世间,我们都渴望弄清楚些什么,而历代的人大概一生都在探索吧,透析生命本质的人微乎其微,再或者是不可能被透析,但是生命会让不断发现与探索之人越发富足,这一生,也没有必要寻求,我们是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同的人对生命有不同的理解,无从评判,人建立起的社会各种评判又如何呢,重要的是在见天地见众生之中与之富足。我们能感知、认知、内化富足,已经很珍贵,无非是希望能够稍微看透一点,通达一点、豁达一点,没有那么多的矛盾与争斗、尔虞我诈、是是非非,重要的是生命内在体验的饱满富足,而这种体会只能建立在靠近智慧的基础上。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发现此刻的自己很平静,我不需要向外界抓取太多,我应该是专注当下,不贪多,慢慢揣摩,用心感知,这种感知的过程依然是学习,弃绝掉学习的标签与躯壳,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

      感知、感知、感知!!!晚安,疲惫了就歇息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依稀记得小时候画东西不仅画的好而且画得特别耐心,可能有绘画的天分。而且当时也具有同龄人不具备的敏锐观察力和敏感的内...
    老子不进西十二阅读 283评论 0 0
  • 每次用pad写微博的时候都会想到小时候看tvb,林峰每天坐在电脑前打这是失去钟嘉欣的第几天…… 《北...
    Jillcey阅读 273评论 0 0
  • 在朋友的推荐下,略带犹豫的很快加入“007计划“。犹豫是因为怕自己的工作地点没有手机信号,不能按时交作业。在这之...
    热爱生活的LEO阅读 198评论 0 0
  • 清晨,愿你被一首诗唤醒 诗里,有海浪的声音,有远方的呼应 吹动启航的风帆,驶入浩瀚之境 夜晚,愿你枕一首诗入梦 梦...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11阅读 191评论 0 1
  • 秋夜寒凉, 细雨青丝, 孤影独长, 一人伤!
    晚风微凉夜微醉阅读 38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