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节前,才与几个朋友去了西北的甘肃、内蒙古,国庆假期刚刚结束的10月9号的一大早,又与另外的几个朋友搭乘南方航空CZ3613航班从深圳飞往长春,开启了在东北吉林、辽宁的行程。
这,又是一个金风玉露、流光溢彩的秋天;这,又是一个为追逐大自然的缤纷景色而奔忙的季节。许多年来,似乎每一年的秋天,北方天空下那片辽阔无垠、七彩斑斓的土地,都成了我精神与情绪最好的修道场。

我是第四次来到吉林,也是第三次来赴长白山的秋日之约了。这是一处被《山海经》称之为“不咸山”的圣地,确实,长白山那“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妙存在,总是对我有着较大的吸引力,并总能让我乐此不疲。
长白山,位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和白山市抚松县境内,是中国与朝鲜的界山,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长白山还有一个美好、浪漫的寓意:“长相守,到白头,山为证”。

长白山是东北境内海拔最高、喷口最大的火山体,号称“东北屋脊”,是我国的十大名山之一,与五岳齐名,是国家5A级风景区,是名符其实的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的关东第一山。
长白山,又曾是清皇朝的龙脉之地,被称为“满族的发祥地”;长白山,还连结着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是神州大地最具“神秘气场”的山脉之一。你一定会感受得到,走进长白山,就走进了雄浑,走进了博大,走进了大自然的生命律动与五彩缤纷之中。

长白山,一座海拔高达2691米的大山。你会看见,那里有峻峭的冰峰,有清澈的天池,有瀑布、温泉,有白雪、云雾,有深峡谷、地下河,有原始森林、高山花园,有地下森林、火山熔岩林……众多特色景观浑然一体,构成了长白山那一道道迷人的风景线。
诚然,大自然赋予了长白山各种丰富而独特的资源,使之成为今天集生态游、风光游、边境游、民俗游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其实,我觉得,长白山这个名字的本身就自带了一种壮阔、遥远而神圣的气息。

如同前两次一样,我们这次也是从北坡登爬长白山的。北坡是长白山最早开发的一条线路,交通方便,换乘便捷,且景点丰富,景色壮丽,可以欣赏到原始森林、参天古木,广袤林海和沟、岗、湾等各种特色的自然景观。
一般来说,中秋时节是登爬、欣赏长白山的最佳选择。此时的长白山,层林尽染,枫叶似火,白桦金黄,与终年不化的雪峰相互交织,你会欣赏到一幅幅七彩斑斓的金秋画卷、一个个冰雪宫殿般的童话世界。

至今,前两次登爬长白山时留给我的印象仍是记忆犹新。并且,相同的是,那两次登爬长白山都是蓝天白云的晴好天气,一路绚烂的秋色,总是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遗憾的是,那两次的长白山之行都没能见到天池的真容,见到的都只是池面上的云遮雾罩。
俗话说“事不过三”。这是第三次来到长白山了,且前些天的天气预报都说登山的这一天应是晴好天气,我也想,这次老天爷一定会开眼让我们一睹天池的壮美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一天,老天爷更是过犹不及,一大早就刮起了凛冽的冷风,下起了密密的寒雨,景区也就直接宣布:为安全起见,其它景区照常开放,天池全天封闭。
无疑,这样的状况多少都会影响到旅行体验,甚或让千里迢迢来到这里的我们有些沮丧。但转念一想,“既来之则安之”,天池也不是长白山的全部。况且,雨天自有雨天的风景,寒日自有寒日的乐趣。

于是,我们还是抖擞精神,扣紧衣帽,披上一次性雨衣,按计划继续向长白山进发。
我们这天走的仍是长白山一日游的经典路线:山门 → 换乘中心 → 长白瀑布 → 聚龙泉温泉 → 小天池→绿渊潭 → 谷底森林→猛犸象主题公园。除天池外,其它景点无一拉下。

我们先是乘坐约30分钟的景区大巴抵达中转站。一路上都能听见大山里风吹林木、如海涛般的声响,仿佛在低吟着长白山古老而神秘的故事。蜿蜒而上的山路,又如巨龙盘旋,将我们一步步引向了风光旖旎的高处。
一路走来,我们看见,由于长白山地形明显的垂直变化,从山脚到山顶,清晰地形成了由温带到寒带4个显著的景观带,植物也从山脚的阔叶林,到针叶林,到矮生植物,到寸草不生。这种罕见的垂直景观带,让我们在短短的一天中就见证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变化。

当我们走近长白瀑布时,秋日的冷风裹挟着密密的寒雨扑面而来。可能是近期雨水较多的缘故,长白瀑布的雨量比我前两次看到的还大了许多,那轰鸣如雷,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景,自然让我想起了李白那篇著名的《望庐山瀑布》。
长白瀑布垂直倾泻的磅礴气势、高峻奇伟的动态美与空间层次感,不能不令人震撼不已、叹为观止。

聚龙泉温泉,位于长白瀑布北侧约900米处。这是一处分布面积约1000平方米、以水温高、分布广、水量大著称的温泉,共有30多眼泉水。据说,泉水的最高温度可达82.3℃。
我们看见,那些泉水因矿物质的沉积呈现出了红、黄、青等各种颜色,在寒雨的雾气与温泉的蒸气交织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观,犹如神秘的仙境。

虽然,这次我们未能登顶天池,但曾是《雪山飞狐》等影视作品取景地的小天池对我们的到来还是热情有加。在烟雨蒙蒙中,阳光不时还会透过云层的隙缝打在小天池的水面上,光斑闪烁,如同碎金跃动。
我们看见,眼前静谧的小天池,又犹如一块洁净的碧玉,镶嵌在万千山岭之中,显得特别的深邃、特别的柔润。周边一棵棵岳桦树的倒影,更是像油画一般漂亮。

绿渊潭,是北坡游览线路中最受游客推崇的核心景区之一。绿渊潭景观因岳桦林环绕、潭水碧绿深邃得名。站立在绿渊潭的水岸边上,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仔细欣赏落差26米的瀑布从山崖倾泻而下所形成的"三瀑并排"的独特景观。
跌落的瀑布,清澈的潭水,枯木的倒影与游动的小鱼共同构成了绿渊潭那一幅幅清雅、灵动的生态画卷。

谷底森林景区,则是一处因火山喷发导致地表塌陷形成的谷底森林景观,离最近的景点绿渊潭还有4.4千米。我们看见,谷底森林的谷壁高度约有50~70米,谷底延伸达2500~3000米,分布着松树、苔藓等原始植被。
在时晴时雨的天气中,我们沿着长达1.5千米的木栈道前行,看到了沉陷谷底的原始森林全貌,又看到了松花江源头和洞天瀑布等景观。站在谷底森林的峭壁之上,视野开阔,空气清新,无疑是游客们最喜欢的摄影和休闲的最佳之所。

猛犸象主题公园是近几年新打造的一个景区,我上次来时还没有开放。我们看到,公园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沉浸式科普场景,设有时光隧道、VR体验区等10大展区,通过地质沙盘与数字化技术还原了冰河时代的景象。二是化石集群的展示,展出有第四纪冰川时期的猛犸象、披毛犀等3000余件化石原件,采用的是化石与复原模型并置的布展方式。
轻柔的细雨,还在长白山上慢慢地飘洒。匆匆地行走在各个景区之中,我发现,此时长白山秋雨中的秋色,应是天地间一种最柔美的存在,它不疾不徐、不深不浅地落在了我那被雨水润湿了的眼眸之中。

远处的山峦、近处的树木都笼罩在一层层雨雾里,但我看到的那雨雾却不是纯白色的,而是带着秋雨的薄薄朦胧、秋日的悠悠写意。
我还感觉到,长白山的秋雨里却是蕴藏着淡淡的暖意,它不像冬雨那样冰冷刺骨,就是它带来的风,也不似初春那般带着浓郁的寒意。长白山的秋雨,是温凉的,是裹着水气的风景,是笼着薄纱的画卷,她的每一道色彩都带着缠绵的韵律。

我发现,雨中的长白山,空气又是格外的清新,此刻的秋色不再是干燥的绚烂。多彩的红松阔叶林带、常青的针叶林带、层叠的岳桦林带,组成了长白山的秋雨中那一幅淡墨洇痕的画卷。
在我看来,秋高气爽的长白山是好风景,秋雨淅沥的长白山也是好风景;能够如愿遇见天池,是一种难得的幸运,能给自己保有一个终将会与天池邂逅的期待,也不失是一份美好。

“人无法改变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或许,这就是活在人世间的我们可以保证轻松地生活、愉快地观赏风景、欣赏世界惟一正确与朴素的思维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