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起演员史蒂文奥格,恐怕没有几个人会知道他是谁,但如果提起他在电子游戏《GTA5》里扮演的崔佛,恐怕不少人脑海里就会出现他那张搞怪而暴躁的脸,这个角色因为深受大家的喜爱,在中文互联网上被亲切的称为“老崔”,所以对国内大部分玩家和观众来说,他们只知道“老崔”而不知道史蒂文奥格这个人。
虽然“老崔”这个角色让史蒂文奥格被全世界人民所熟知,但他的本职工作依然是个演员,在很多中国剧迷熟悉的美剧之中他都曾出现过,比如《疑犯追踪》、《行尸走肉》、《西部世界》等等,但无奈咖位不够大,所以每次只能出演一些配角角色。2019年,一部名为《长路简史》的电影上映,当了一辈子配角的“老崔”终于在这部电影中当了一回男一号,但可惜的是,他这次的角色有着男一号的名却只有当配角的命。
我是1988年出生的,如果您跟我是同龄人,相信小学时候一定都有学校集体组织观影的经历,在那些岁月中,曾经有一部电影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离开雷锋的日子》,因为在那部电影中,出现在片名中的雷锋在开场不久便牺牲,剩下的戏份都是乔安山在昔日战友雷锋的精神激励下坚持做好事。而这部《长路简史》也差不多,在影片开场不久后,身为父亲的“老崔”便突然去世,留下了未成年的女儿独自闯荡世界,因此我觉得,这部电影翻译到中国应该改名叫《离开老崔(爹)的日子》。
这部电影一上来便为我们展示了一对“特别”的父女:由史蒂文奥格扮演的父亲克林特和由塞布丽娜卡彭特扮演的女儿诺拉。之所以说他们特别,是因为他们是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游牧民族”,一辆老式的房车既是他们的家也是他们的马,从诺拉还未记事时起,克林特就载着她不停的走在路上,他们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父亲克林特总是会给女儿讲一些稀奇古怪的知识,他甚至从来没让诺拉看完一场完整的电影,因为他觉得看到结尾并不完美,看到一多半自己想象出结尾才是完美。对于父亲的生活哲学,渐渐成年的诺拉却开始有了逆反的心理。
可以说这部电影的前三分之一同《不留痕迹》十分相似,毫无疑问,如果剧情继续发展下去,父女二人势必会爆发冲突,甚至像《不留痕迹》那样分道扬镳,但就在这时候,父亲克林特却死了。
我们都知道,对一个人成长影响最大的就是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会不习惯甚至痛恨父母对我们的影响,但在漫长的生命之中,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可避免的走到父母曾经的路上。诺拉也是如此,在父亲克林特死后,她因为生活惯性依旧按照父亲曾经的方式生活,却很快发现自己不适应,于是她扔掉了父亲的遗物,选择融入社会,她住进了正式的房子里、看到了完整的电影、吃到了热乎的食物、融入到了一个热闹的大家庭、甚至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但到最后她才发现,这都不是自己要走的路,而那个死去的父亲,早就给了她真正的指引。
这部电影可以说有些沉闷和无聊,沿途的各种美好风光似乎才是这部电影的真正加分项,但我在看完之后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究竟应该如何走在这世界上。很多人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都觉得父亲克林特的所作所为很不负责任,但在看过诺拉与亲生母亲的对话后我们却能够发现克林特这么做有多么的伟大。他独自承担了抚养权,为自己的女儿戒了酒,他不停地上路并不是为了逃避,而是为了给女儿一个永远新奇的世界。从影片中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克林特一开始没有选择上路,那么他将在一个贫苦之地艰难的抚养着自己的女儿,让诺拉最后成为跟片中那个印第安女孩一样的平凡而又孤独的女孩儿;而他们走在路上,一切便都不一样,虽然还未成年,但诺拉已经见识过荒漠之中的长河落日,旷野里的满天星斗,她能给你讲述人的瞳孔有多少种不同颜色,也能给你描述太平洋里的章鱼如何的神奇。
“在路上”这个词儿这几年在国内有点烂大街的意思,但在我看来这仍是一个积极的词语。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选择一辈子呆在一个地方,有的人选择永远走在路上,无论你怎么选择,都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别人告诉你的只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方法,真正要如何认识这个世界,还要靠你自己去走,去试。就像片中的诺拉一样,试过不同的路,才知道父亲当初给自己指的才是那条正确的路。
我最近做了一件在别人看来非常愚蠢的事情,那就是在没找到下家的情况下辞职。诚然,现在不是一个离职的好时机,疫情还在肆虐,经济依旧疲软,但我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再这么呆下去,因为这个地方已经让我无比压抑,既然如此不如选择离开,去试一试别的路。有人劝我等待一个好的时机再离开,等疫情过去、经济再次腾飞的时机,但真到了那个时候,谁又能知道有没有别的事情会拉住我呢?想上路就得马上走,如果一直要等万事俱备才动身,恐怕那时候我也衰老,失去了认识世界的兴趣。
人生的道路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这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选择,有些路要自己亲自去走一趟,才能知道那是不是自己要走的路,认识世界的方法论有千万条,你不去试试,怎么会知道对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