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0, 上海
维 心 说
在第86期节目中,觉晨说,不理解格物,何必乱评心学?
其实,要正确理解什么是格物,必须理解什么是“格”,什么又是“物”。尽管这两个概念在以前都解释过,但实在太重要了,还是再强调一下。
1. 什么是“格”?
在本段《传习录》中,先生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所以格物其实就是“正物”。看到不正的事物,要使其回归其正。比如,看到自己经常拖延,就要想出更好地时间管理方法,来及时地完成各项任务;看到自己因为一件小事动怒动气,则应马上告诫自己要平静,要想出更好地解决方法……
因此,我们得到第一个等式:格 = 正。
2. 什么是“物”?
在之前的文章说了,“意之所在就是物”。
所以,物并不仅是实实在在的物品,而是意识所在之处。而意识所在时,就是我们想做一件事的时候。
意在孝亲上,孝亲就是一物;意在工作上,工作就是一物;意在读书上,读书就是一物……
孝亲、工作、读书等,即是事,也是物。
因此,我们得到第二个等式:事 = 物。
3. 格物分不分动静?
先生说,格物不分动静,静也是物。孟子说“必有事焉”,就是指不管动静,都是事。
只要是意之所在,无论是静还是动,都是物,都可以去格。因此,格物之功是不以动静来区分的。
我们在外运动是一物,我们在家静坐也是一物。
我们的思想天马行空是一物,我们的思想静如止水也是一物。
将格物这一概念加以总结:
格物,即是正物;
由于物是意之所着,因此,
正物,即是正念;
由于念由心生,因此,
正念的本质是正心
格物的本质就是正心。
原 文
问格物。
先生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问:“格物于动处用功否?”
先生曰:“格物无间动静,静亦物也。孟子谓‘必有事焉’,是动静皆有事。”
除原文部分外,文章内容由觉晨原创,版权归“维心说”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