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舞”字看取势的变化

舞和無,原来是一个字,后来在無字下加了两只脚,专作为舞。


后来,四点笔画省略,成为现在的舞字


第一个笔势的取势变化:

下半部分右边的奋笔势,有时可以省略竖笔:

在其他字中也有这样的情况:

苏东坡的这个“舞”字,多了一点,其实说是竖笔移位,可以填补空白。

总之,通过分析闻鸡起舞四个字的取势变化,可以得出结论:书法家的取势与文字的篆隶字体关系很大,懂得汉字的演变,更容易理解取势的变化。唐及以前的书法家取势比较严谨,后来的书家可能存在随性而为的情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国书法在久远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深厚的传统。一般说书法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种...
    大為師道阅读 783评论 0 12
  • 【原文】书谱卷上吴郡孙过庭撰 【注释】书谱卷上:关于何为上卷,何为下卷,目前存在很大的争议。 其一:因为在最前面有...
    N1158谢文斌阅读 2,802评论 0 0
  • 以上是初学者常规的取势,实际上书法家经常将两个笔画用一个笔画来代替,因此奚通常的取势是: 但是,隹的古文字是这样的...
    美苹果阅读 188评论 0 20
  • 按语 书法艺术自产生以来,除了有丰富的作品呈现给我们,还有前人对于书法艺术的理解。学习书法若能结合对书论思考的研究...
    子正书院阅读 1,304评论 0 4
  •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的形体,即字体,指汉字的书写体态。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
    爱墨生阅读 2,827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