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三天假期,除了听音乐会和搬家,剩下一天选择去看刚上映的《后来的我们》,因为是关于青春的影片,事先就在网上找了影评。说法各异,有的感同身受,有的全场睡意。所以还是得自己去看一看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吧。毕竟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他对你不好
见清在小晓说起自己的男朋友时,总是这么对她说。其实小晓自己也知道的,带有物质目的的爱情能够走进婚姻的寥寥无几。她确实值得更好的,但见清不是那个给她更好的生活的人。那时候的他只是她的朋友,作为朋友,希望她不要被骗很正常。可能,那时候的他就已经喜欢她了吧。小晓心里跟明镜似的,还是得骗自己,他是对我好的,你再说我就得生气了。
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见清和小晓在一起就像是印证那句“这世界上没有纯粹的男女友谊”。小晓放弃自己一直追寻的有物质基础保障的稳定生活,和见清在一起。打肿脸充胖子的代价是很疼的。其实面子和尊严是两回事,还没成功为什么不再努力一点,再坚持一点。见清在小的时候或者是还没出大学之前,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被社会打磨后,渐渐忘了初心,像是刚出社会的很多人一样。一年、两年不算什么,时间的长短在于有没有价值。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不是我们每个人小时候对理想的回答吗?为什么长大了,就走失了呢?
你成为我的理想型,可却不再属于我
好像很多青春电影都是这样的结局,对方因为自己的离开,幡然醒悟,成为更好的人。现实大抵如此。如果你可以变得更好,为什么不早点,一定要我离开,是彼此没有缘分,还是你根本没把我放心里。写完这话感觉自己有点怨怼,是有点不甘心,但不是自己的,强求不来。见清成功后还是想和小晓在一起,他已经有足够的能力给小晓她想要的生活了,可是,小晓跟之前一样,跟见清在一起的时候,放弃了它们,现在,也毫不犹豫的放弃。这是我想不明白的,为了争一口气吗?还是确定见清是不是真的爱自己?后来怎么分开的,我忘了。只记得后来见清结婚生子了。最后相遇在飞机上的时候,小晓坐的是经济舱,见清坐的是商务舱。忘记一个人的方法有两种,时间和新欢。他们都没忘记对方,只是小晓选择了时间,见清却选择了另一个人。
还没好好说过“再见”
再遇的见清跟小晓,感性大于理性往往就会过于冲动。当理智回归那一刻,才发觉自己很可笑,脑海中不切实际的想法烟消云散。如果你们遗憾分开,请好好说“再见”。即使再重逢,那句“好久不见”也不会略显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