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瓦尔宝典》-幸福

1. 甲之真理,乙之谬论,反之亦然

2. 所谓“万般烦恼皆因心动”,就是头脑在一刻不停地设计未来或追忆过去。我越是活在当下,越能感受到快乐,感受到满足

3. 幸福是一种选择。“幸福”并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一种主观感受。

4. 世界只是折射个人感受的一面镜子。现实是中性的,现实不做评判。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5. 我们会发现孩子通常都很快乐,那是因为他们真的会沉浸在周围的环境里,沉浸在当下,而不是期待环境来契合自己的喜好和欲望

6. 理性很强的人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无感反应获得平和,即学会漠视自己无法控制的事物,屏蔽脑海中的噪声和杂念

7. 大脑也是可塑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既往不恋,记忆和身份只是来自过去的负担,让我们无法自由自在、心无旁骛地活在当下

8. 幸福需要活在当下。在任何时候,大脑都只有很小一部分是关注当下的。大脑把主要精力用于规划未来或悔恨过去。这样的运行机制让人无法获得绝妙的体验,无法欣赏周遭一切事物的美妙之处,无法因为现状常怀感恩之心。如果每天都沉浸在对未来的规划和幻想中,那就是在亲手扼杀自己的幸福。

9. 以往种种未能实现的欲念会带来现在的缺憾感,而我们又将弥补现实缺憾的希望寄托于未来。消除缺憾感会让人更容易活在当下。

10. 思考的间隙即开悟。”意思是说,开悟不需要在山顶修行30年,而是一个时时刻刻都可以达到的境界

11. 人的一生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减少无序状态,即所谓“局部熵减”

12. 幸福就是满足现状。而成功源于对现状的不满,是对现状的改造

13. 有人说,人有两次生命,第二次生命始于你意识到生命只有一次的那一刻

14. 平和是静态的幸福,幸福是动态的平和。只要愿意,你就随时可以把平和激活,使之变成幸福

15. 自我救赎,做自己,全情投入、义无反顾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16. 世界上最简单的饮食原则:食物加工程度越深,就应该越少摄入

17. 冥想是屏蔽社会的噪声,倾听自己的声音。徒步旅行是行走冥想,写日记是书写冥想。静坐是直接冥想。冥想,进入一种心流模式

18. 灵感易逝。当灵感乍现时,要马上行动起来

19. 融入其他猴子,为了适应群体生活。但要从生活中获得回报,你需要做的并不是合群,而是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20. 社会认可是在群体内部进行的。如果想得到社会认可,就需要去阅读整个社会群体都在阅读的东西。而要想在群体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有一定的逆向思维和反叛精神

21. 拥有说服技能很重要,因为如果能影响自己的同胞,你就可以做成很多事情

22. 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成年人”,假装成熟的人多了,也就有了成年人

23. 以前我总是在追求“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现在我追求“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的自由,追求内心和外在的无拘无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