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
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
朱淑真生于仕宦之家。
幼警慧、善读书,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
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抑郁早逝。
有《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
朱淑真,作为和李清照齐名的女词人,最为著名的就是她留下的《断肠词》。
易安的词取名《漱玉》,
晏殊的词取名《珠玉》,
而淑真给她的词命名为《断肠》。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淑真的一生,是以断肠声作为整体基调的。
《尧山堂外纪》记载:
朱叔真幼警慧,善读书。早年,父母无识,嫁市井民家。其夫村恶,蘧除戚施,种种可厌,淑真抑郁不得志。作诗多忧愁怨恨之思。题《圆子》云:“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纵有风流无处说,已输汤饼试何郎。”盖谓其夫之不才,匹配非偶也。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一个腹有诗书机警伶俐的女孩子,一生所求,不外乎“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即便是求而不得,勉强下嫁,也应该是嫁给一个温柔敦厚的男子。
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也许没有酣畅淋漓的爱情,至少还拥有相濡以沫的亲情。
然而,现实太苟且,容不下一个女子对于爱情仅有的想象和憧憬。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淑真就这样一抬小轿从诗书之家入了市井无赖之口。
《醒世恒言》里提到朱淑真,说:
至于大宋妇人,出色的更多。就中单表一个叫作李易安,一个叫作朱淑真。他两个都是闺阁文章之伯,女流翰苑之才。论起相女配夫,也该对个聪明才子。争奈月下老错注了婚籍,都嫁了无才无学之人,每每怨恨之情,形于笔札。有诗为证:
鸥鹭鸳鸯作一池,曾知羽翼不相宜!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在一千多年前理学大兴的南宋,对于女子的贞洁操守尤为重视。
婚姻的不幸几乎是一个女子一生最大的灾难。
《渚山堂词话》里说:
朱淑真才色冠一时,然所适非偶。故形之篇章,往往多怨恨之句。世因题其稿曰断肠集。大抵佳人命薄,自古而然,断肠独斯人哉。
才子佳人,这是诗书中的标配。
然而,现实往往事与愿违。
自古红颜多薄命,断肠声里忆平生。
一集《断肠词》,成为了朱淑真留在世上的绝响。
她写《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新年卧在上弦月休憩。
月影轻抚寒竹,俏生生的柳叶眉蹙了蹙,娉娉袅袅的婀娜。
闹蛾把自己唱给雪柳听,火树刹那间开满了银花。
元月只是寂寞,初六不减喧嚣。
她写,《浣溪沙·春夜》:
玉体金钗一样娇,背灯初解绣裙腰,衾寒枕冷夜香消。
深院重关春寂寂,落花和雨夜迢迢,恨情和梦更无聊。
姑娘眉目清冷灯下绰绰,柔荑如玉娇躯如月。
襦裙飘散如莲花的开落,
金钗哗啦惊醒了沉迷的旧梦。
春日迟迟,庭院深深。
眠是怅怅,醒是惘惘。
落花在雨夜里立下誓言,
从此,梦对情守口如瓶。
寂寂岁月 ,不过是一盏灯。
她写《浣溪沙·清明》:
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
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
青衣如美人,湘帘合黛眉。
只是春光如许,却道庭院深深。
烟光熏暖桃花,暗香促成新巢。
青石板,朱红门,泥融燕,榻闲春。
想念泡在如斯美景,前世的约许。
等待行走来生的,故人。
她写《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姑娘提灯新雾拢面。
红烛垂泪悼念岁月短长,
她还在等待旧岁的月光。
灯火做了一场不可说的梦,
黄昏不再是离家的阮郎。
人海如潮,人心难道。
从此春衫都湿遍,
你还是未归的远乡。
她写《生查子》: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
玉减翠裙交 ,病怯罗衣薄。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
寒食,寒时。
秋千架倚着蝴蝶小憩。
东风憎恶岁月长宁,
也拉开春的旗鼓。
你玉容寂寞,肝肠却断。
翠衣非是配罗裙,
卷帘又岂为寻芳。
我知道,
你只是怅惘。
莫看棠梨憔悴了心,
看取你的形容,
深深也是寂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