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卫兵”善于启发,巧于引导。

 ————校园卫兵

  德国著名数字高斯在上中学时,有一次在数学课上打瞌睡,下课铃声响起时,他醒了过来,抬头发现黑板上有一道数学题,以为是当天的家庭作业,便匆匆地抄到练习本上。回家后,他埋头演算,就是算不出来,但他不气馁,不妥协,锲而不舍,终于求得了答案。他把答案带到课堂,老师见了大吃一惊,瞠目结舌,原来那是一道一直被认为"无解"的数学题。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又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会感悟到;如果高斯真的知道此题"无解",他还会去如此"劳神"吗?"答案"恐怕仍为"千古之谜"。一件事,如果在一个人的意识中被认为"不可能",在行动上自然不会去做,"结果"也就真的"不可能"。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自然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行为,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结果。 中小学生正处在发育期和成长期,他们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思维意识是完全可塑的,是有充分潜力可挖掘的,关键是我们能否去发现、去挖潜、去设计、去雕琢。我们要牢牢记住,千万不可犯"盲人摸象"这一令世人耻笑的错误。

  美国教育家威廉柏奇在其“启发潜能教育”理论中提出:教育是一种协作的活动,教师与学生是彼此合作的,教师为学生开启他们的潜能,而教育的过程与成果都是重要的。他进一步指出,尊重、信任、乐观、关怀及刻意安排是启发潜能教育的基本理念,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能力,可以承担不同责任,培养学生除了知识外,更要尊重他们思维的能力。

  教师在评价时要有个性化的评价方案,不要使用统一的标准,不以知识本身的对错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值得赞许的地方。如对有些同学能开口发言就是进步;回答问题整体不完整但部分正确就要加以肯定;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即使不正确也值得鼓励;作业书写整洁、能独立思考问题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有集体的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就是一种很好的品质等等。在不断的表扬和肯定中,学生会强化自己的优点,并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久而久之,教师表扬和肯定的好的方面就会在更多的学生身上表现出来,这就是信任和尊重启发的人人都有的希望得到认可并对自己和他人负有责任的潜能。在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阶段,对不同的学生,要去鼓励和肯定的内容是不相同的。

  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尽的,就算天才也要经过后天的学习跟引导才能成为栋梁之才。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在传统教育下推陈出新。给予孩子关怀与引导,从根本上去塑造。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给教育事业也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互联网+校园”是当下最时髦的概念。在“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家校卫兵”系统和学校开展合作的同时,也在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育界优秀人才探讨,争取研发出更优秀的产品为学校服务。使用“家校卫兵”系统,当地教育局和校领导可通过系统查看全校数据,实现信息化管理;利于教师可以线上查看学生考勤报表以及发送作业、成绩、通知等,线上办公,方便快捷;利于家长了解学生情况及校园动态,参与学生成长。这样子既可以优化升级校园安保系统,又能对接其他校园使用系统,真正实现校园“一卡通”。学生使用校园卡可以打卡考勤、食堂就餐、出入校门及图书馆借还书等。而这一切建设的落实,为学校后续的改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们也坚定地相信,这一切在不久的未来一定能够实现!

  科技改变生活,现代教育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互联网+推动教育发展,教育成果也将引领互联网未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