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妈?有的话请举手~
你在微信里分享一张图片,他说这里不好那里有问题;
你坚信一条真理,他说这只是用来骗人的鸡汤;
你喜欢一个东西,他说这是浪费时间的行为…
你说一句话,她紧接着就说你这样不对...
记得以前有一个同事,我们在一起聊天,有一次她翻出了自己的朋友圈上下滑动着说:真是搞不懂这些人啊,每天晒自己加班有什么用啊,加班说明能力不行啊;还说我的室友去国外旅游了,天天都发图,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多有钱,blablabla,我在一旁一脸崩比的状态。
还有一次,我穿着一身小香风套装和高跟鞋,她说:呀 你的衣服应该去金融街工作,还有呀 穿高跟鞋的女生应该都有车,我微笑了一下,仅仅几次对话,就让我和她距离近不起来。因为她那张喜欢评判别人的嘴,太可怕了。
王小波写过这样的一句话:口沫飞溅,对别人做价值评判的人,层次越低。
他们看上去非常聪明,好像什么都明白,总能发现别人所忽视的缺陷。按理说也算得上是一个诤友,但却很难招人喜欢。因为他们表面上是在给你提意见,坦诚地指出你的缺点。但其实是在以自己的价值观为基础 来挑你的刺,对你的行为进行评判,从而体现自己的品味和高度。
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无处不在,有一个朋友说,自从自己的朋友学了心理学后,每次见面都给她做心理分析,不是说他这个行为不好,就是那个行为有问题,最后都不敢联系这个朋友了。
后来我仔细品味了一下这些事情,其实朋友的这种行为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也是使自己获得安全感,有些人知道自己不够优秀,索性以自己的认知来评判别人的行为,贬低别人的价值观,从而获得安全感。但是这样的举动,只会让这些人越陷越深。
所以我告诉自己:
你要以多元化的角度去看待世界,懂得换位思考,不把自己的好恶强加于人。要看到别人的优点,不要揪着对方的弱势不放,要内心强大,为人谦和,懂得学习。
后来,当有人跟我说,A专业方面不怎么样,A不怎么样,但是某某特别喜欢A的时候,我心里会有一个建模出来,我不判断说这个话的人对错,也不判断他描述的人的好坏,做到心中有数足以。
再举个例子,九寨沟发生七级地震后,吴京在第一时间通过微博表达了对灾区的祝福。众多网友却集体涌入他的微博,评判说:你都靠《战狼2》赚了几十亿了,怎么不给灾区捐一个亿?真不要脸。
在《少有人走的路》的书中写道:“在评判他人之前,先评判自己。” 他们只是把无知当做武器,借着一个看似正当的理由,站在自以为理智的角度,畅所欲言地对别人进行评判,向比自己强的人开炮。
评判,要有理有据:
1.首先,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不要评判。
2.其次,对于不熟悉的人,不要随意评判,尤其是别人觉得难堪的事。
你们没有信任的基础,也没有彼此谅解的默契,更没有事事说明的必要。
你也许会说,我出于好心提醒下不可以吗?可以,但是是否可以换个角度。
3.最后,对方不来求助的时候,不要轻易评判。
我是如何做到不去评判别人的做法、说法、好恶呢?当你想要评判的时候,内心的小叮当突然响了,你开始告诉自己:你在评判,快停止。久而久之,这个习惯就慢慢养成了,当你不再关注别人的劣势而多加评判的时候,生活中就多了许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