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与画家》的作者,曾经道出过一个令人略感意外的体会。
画画与编程之间,看起来风马年不相及,但是真实却是非常相似的。
1.黑客与画家都是为了创作出自己认为完美的艺术品。
2.黑客使用的编程本身,就是一个类似在画布中创作的过程。
1988年的《最小阻力之路》与写在2016年的《黑客与画家》,
本质己经差了一个年代,就是互联网时代。
但是,本质都仍然不变--用创作的眼光去看待世上的一切。
如果把生活表达成为解决问题的每一天,其实是有失偏颇的。
因为,问题总是有源源不断地替代效应--或因为重要性,或因为紧急程度。
Swing的结构,让你们摆档在欲望与反弹之间,左右为难。
而唯有一种创作这种视角,可以让我们跳出这个狭隘的死循环,
重新定义自己的结构。
结构也正是建立起以愿景-现实为基础的结构性张力。
利用这种结构当中产生的具大落差,作为自己的驱动力,不断前进。
有太多的书籍讲求过愿景了,但是主要是讲求你应该从你的灵魂深处去想,
当中,运用的是固定的方式与套路,
这可能可以产出一些效果,但是作品却不是由你而创造的,
你充满了无力感,与自我欺骗的感受。
最后,又会回到Swing结构当中。
正如一幅画作,一首音乐,愿景就是你填满画布,填满乐谱的欲望。
真正的愿景,也应该是从属于这幅你重新构想的作品。
它有如下特点:
1.一切从0开始,每次都从一张空白的新画布开始。
2.不强调过程,而是由你想表达的成果所驱动。
3.没有所谓的一致的成功创造公式。
经验与理论,往往就是让我们无法支开一张新画布的理由。
一个社会,国家,家庭,教育底层下我们,建立起来的世界观早己成形。
“三岁定八十”,这些观念底层,可以影响我们一辈子。
过去,将大多数人困在原地,还有想像中的未来。
愿景--应该是一张新画布,
它不属于以下种种:
(1)过去的你
(2)你知上的标签--如学校、经验、出身
(3)你需要做的,或者说你不得不将就的。
不得不说,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熬制的“经验浓汤”里面,在当中被反复烹煮。
在大多数的理论体系里面,愿景被描述为一个根据往常经验去设定的东西。
这限制了我们的想象。经验在这时候,反倒成为了障碍,
你可以会为了过去的失败,将你未来的新画布就划上了一个大叉。
还未动笔,就在新画布中,贴上各种自我标签。
将你不得不承受的责任,做过的事情,都一字不差地写在画布上。
创造才是人本当中与生俱来的能力,
过去的经验与你身上的标签都是客观的存在,
却不代表未来你一直需要活在阴影与过去当中。
学习画家与音乐家--将未来填在空白的新画布上,将过去一笔勾销。
以创作方式开创的未来是打开未来的正确方式。
成果导向,从你内心一直想要的概念出发。
换一个想象角度,就可以将你想要的东西更好地实现。
比如:你想减肥,你想生活不在忙乱。
陷入Swing结构当中,最简单的方法,反而是马上行动,有点像慌不择路的荒野求生。
最后最小阻力之路,总能将你往反方向带。
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
意志力、正向思考、正我肯定都不是主要的力量,
因为实践过都知道:
用意志力对抗欲望,最后都不会持久。
用正向思考,自我肯定--正在扭曲真实。
细想一下:测谎仪并不是测试你的大脑电波,而是你的脉搏、心率、表情、呼吸。
当你启用意志力与正向思考时候,
你可能嘴巴上很努力,身体却很诚实.....
结构--决定了你的徒劳,无论长短周期的努力。
将你的想法置换到成果导向之上,以创造开始你的新结构,
用结构性张力将你带到想要的结果上,正是最好的方向。
比如:你要减肥--创造健康的身体,生活不忙乱--创造一个时间-事件管理的系统。
创作的就是将你的愿景看作是“独立于你”,有生命力的作品。
基于创造的视角,其实就是将生命赋格给你的作品。
这时,我们只需要考虑两个因素--愿景(你想要什么?),现状(你在哪里?)
前者--表达了你想在画布上画出什么成果。
后者--表达了你真实的现状在哪里
两者之差--就是落差,形成结构性张力
要点:诚实--要你真正想要的,明确你当下真实的处境。
用成果牵引,打造愿景-现状结构,忍受落差--落差,你的作品,才能让自己满意,
正是这种想让作品满意的意义赋格,让你不受回摆,只关注未来与当下。
艺术家的视角当中,理应充满纯粹。
没有所谓的成功“公式”
既然每个的底层经验不同,那么基因与世界观交融下所形成的“喜好,价值观,信念”都不一样。
社会己经有太多的刻板印象了。
金融女到瑜伽教练,
工程师到书本作家,
文科生与理科生标签,
精英与屌丝,
印象与标签,是一个人被另一个人快速识别的方法之一,
也是社会专业化分工之后,快速展开大规模合作的模式识别系统的要素。
直至现在,仍然有了会对“转型人”“跨界者”给予敌意。
然而,这个世界,真的理应存在什么公式--将个人分门别类?标签真的无法打破么?
相较与这些专业技术的理论门槛,其实都可以打破,只要付出时间。
形成圈里圈外最大的差别,
大概是你是否有在这个圈子里面长期进行高水平创作的机会。
这种高水平的创作经验,或者是“获得经验的经验”才是所有领域里面共通的。
这也是区分专家与业余爱好者的所在。
有鉴于此,对于哪些带你入门,或者多少天成为XX培训与文章。
其实都不重要,因为里面只能给你一张入场券。
最后,能否成功跨界的重点,其实是在于你能否在圈子里面,
获得持续创作的机会,
所以,想要转型的正确姿势并不在于知识的累积,
而是能否找到在圈子中的创作的机会,让你迭代出成功的作品,
从而融入圈子当中。
想要跨界、想要转型、考虑的首先大概不是资薪,而是岗位背后能够让你进行试错,创作的机会。
一个人一生大概有几次重大的社会分类,
中考、高考、职场。
而世界观的建立与变化都是动态的,每个阶段,你都有不同的选择,这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
想要一次就找准“你所爱的”,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牵强附会,
而且因为路径依赖,与必要的学习时间,
你所从事的=你所爱的,
能牵引至你工作至退休的基本概率低得可怜。
所以,成为跨界者,成为转型人,
没有绝对的成功公式,这取决于你真正的所爱之事是什么,
抛开年龄,差距,知识的多寡--寻找那些可以提供你融入并创作的机会,
可能一开始是差强人意,一开始也无法找准,
按着你想要的成果去寻觅真正的公式。
而不是从书上找,从理论上去找,
反而从你想要成果,作品当中去寻找。
不一定会成功,但是至少你在不停地创作。
大不了,组织无法提供给你创造的余地,你去创业不真好可以自行创作么?
没有所谓的固定公式与套路,
正如小孩子手上的画板一样,
他们没有框架论,技法论,只有想表达的热切希望,
纵然他们没有太多的经验,也能让人从中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与想法。
很多事情变了,但更多的事情从来未变。
用艺术家的视角思考,创作你所爱之事,
未来的世界给予了我们更多回归人性的思考,
像艺术家一般,纯粹地思考,营造结构驱动自己的创造人生。
掀开画布,从零开始,一幅接着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