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为得到APP上梁宁老师 《产品思维30讲》 的学习笔记
本文结合课程内容继续讲微信在4.0之后的迭代历程,它是如何从一个小点成长为一个面甚至是一个体级别的移动商业帝国。
围绕核心功能的迭代
微信的迭代历程非常遵循互联网产品的“MVP”原则——一点点放出新的功能,抓住核心,不憋大招。
微信在4.0版本推出了“朋友圈”,从通讯工具变成了社交平台。这显然是一个产品团队早就认定好的核心功能,但是并没有在微信的早期版本就放出来,而是之前用其它功能做铺垫。
在微信用户数还没有足够多的时候,大部分用户的好友数都是很有限的,对应着也就没有太多朋友圈的内容可看、可互动。所以,微信在之前的3.5版本推出了扫描二维码、3.6版本推出了微信公众号。这两个前置工作丰富了朋友圈的内容,填补了早期内容的欠缺。而诞生伊始的朋友圈没有回复评论的功能,到了4.2版本才推出来。
从这个迭代历程可以看出,产品的核心功能点有效是最重要的,基于核心的功能点的附加功能没有那么重要,可以一步步来。
偶然诞生的微信红包
在微信支付功能出来之前,微信最多只是一个社交软件,直到微信支付的推出,微信才慢慢从一个“社交点”变成了一个“移动商业面”。
微信在5.0版本推出了“绑定银行卡”功能,相当于迈出了支付的第一步。而在这之后,微信红包在6.0版本的诞生,才彻底使得微信支付达到了能够和支付宝抗衡的程度。
微信红包一开始只是团队内的年轻员工在业余时间用插件做出来的,但是却成为了改变支付宝和财付通占据的产品。
现在,微信红包功能被放在了输入位置,成为了微信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个功能之一,已经远高于“查找附近的人”等早期流行功能了。
春晚打破了圈层壁垒
中国国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在这么多的人中,存在着很多圈层,不同圈层的人思想观念、生活习惯都差别很多,而长久形成的关系链也进一步加强了圈层的牢固性,使得不同圈层的隔阂非常大。
早期互联网的很多产品其实都只是中国很小一部分的人去尝鲜、使用,包括微信红包在内我们认为很稀疏平常的东西其实也只有很少人去使用,在推广上很快就达到了一个峰值,很多互联网产品的推广都很难越过这个峰值。
而微信红包做了一件事,使得微信红包的使用人数一天内从400万升到了1亿,那就是在2015年春节利用中国现今最可能打破圈层壁垒的平台——春晚,进行了摇一摇抢红包的活动。
依靠春晚极其大的传播性与腾讯强大系统能力的支持,微信红包的使用用户在一天内从400万平滑增加到了1亿。
小结
本节课程的内容以微信的迭代故事为主,课程小结的地方有一段话个人认为很有启发性,结合课程内容来看会有更多的感悟,总结、摘抄于此:
微信、腾讯、深圳都是迭代的产物,我们自己的人生也是迭代的产物,从一个最好的内核开始,一个一个动作的持续迭代和一次一次微小的选择,就会成就你的产品以及你的人生。今天你在什么点位上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几年里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持续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