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到家8点多,孩子说想去跑步,我一口答应了。
我跟孩子说:“咱们跑完步,你想吃点啥就当晚餐。”
我们去的是常跑的路线,本来是奔着那儿的臭豆腐去的,结果臭豆腐摊没出。
又走了几十米,刚好看到一家鸡排店,我问孩子想不想吃,孩子立马说“好,去吃鸡排”,拉着我就往店里走。
几样小吃是他自己挑选的,正要付款时,店里的自助点餐机突然爆出几声刺耳的尖叫,乱哄哄的让我瞬间烦躁,我跟孩子说:“先别跟我说话,我现在特别烦,你选好了我来付款就行了。”
孩子乖巧地应着:“好的妈妈。” 然后拉着我往远处的一块空地上走了走,轻快地说:“妈妈,你在这儿等着,就不吵了,你要心情好一点哦”。说完他就自己去等鸡排了。
看着孩子的处理,我忽然觉得孩子又懂事了不少,也更自信了(我这个大人略有一点惭愧)。他好像已经明白:“别人情绪不好可能只是对方自己的事,和他本身没关系,不会轻易把别人的坏情绪归咎到自己身上”。更难得的是,他还会想着安抚别人,这真是让我惊喜的进步。
我绕着鸡排店周边继续小跑,孩子一边听着猫小九,一边等鸡排。拿到鸡排后,他边走边吃,我就在他不远处来回慢跑着。
交错的时候,孩子吃着美味的鸡排,慢悠悠走着、一脸满足,说了句“今天过的真不错!”
快乐可以这么简单纯粹——吃点爱吃的东西,享受一段平静的小时光,孩子总能轻易捕捉到这样的幸福。而我们大人,其实也该学着追求这样的简单,简单的快乐,就是最实在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