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来新疆后,明天即将经历古尔邦节,民族阿达西(朋友)们都在筹备年货,汉族同胞有幸跟着拼假。五天的小长假实属小确幸。
古尔邦节(拉丁文 Eid Adha),又称宰牲节,尔德节。是我国穆斯林的盛大节日。我同事是柯族人,过节前一天,兴奋地不行,嚷嚷着中午去取订做的新衣裳。她老家在克州,邀请我去做客,这次在鸟市过年,所以日程计划在了十一国庆期间。
去年计划过去喀什,话说要了解新疆,就要去一次喀什,那里是老新疆原貌的缩影。这话不是鲁迅说的,喀什印象图片在网上散落,除了几个典型的古迹,也还好吧。高台民居映衬着一种时代变迁。是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的地方,房屋依崖随意而建,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这样一代一代,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楼上楼、楼外楼之间,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曲曲弯弯、忽上忽下的50多条小巷,没有本地人带路,外来人应该会迷路吧。这种民居与现代钢筋水泥筒子楼形成鲜明对比,高崖两千年前就在,民居600年前所建,据说用没有刨削加工的杨木和泥巴搭建,看上去松松垮垮却经得起时间考验。现今的房子由土房、砖房、瓦房、钢结构房等,步步演变成独门独户。人在漂泊,家在聚散离合,总有些东西要经久不衰,永垂不朽。
有的模样,只有在特定的地方才能被看见。我看到照片上当地老者脸上的皱纹,岁月雕琢的古铜色一脸笑靥;小孩清澈眼眸里的眼神,是一种无瑕的纯粹,他们在辛苦劳作,但眉角舒缓,像那些弹唱木卡姆的艺人,沉醉在他们的极乐世界。在那里,风土人情滋养出一方土著的人情世故。
在《酥油》中,前往西藏支教的都市女老师梅朵,带着藏族孩子在一家宾馆借住时,发生的一幕让她心灵震撼。孩子蜷曲在床上,对周围的环境保持警惕,身体在发抖,双手捂在胸前紧紧攥着脖子里戴的一个小物件,静静地久久才睡着。也许人没有灵魂的时候,也会那样惶恐无助。也许正是这些类似“信仰”“本真”的力量,在召唤着我想去看看。去融入真实的生活环境中,亲手触摸纹理,感受那里的风和气息,没有期待看到盛世繁华景象,也无所谓带走到此一游留影。只是一个念想吧,有生之年置身其中,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一个人的热闹好过一群人的寂寥,有太多想做的事,可以说走就走,可以肆无忌惮,可以人间消失,心往所愿,无所羁绊。有人说旅行就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跑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对啊,知道是活腻了的地方,就换换水土,发现更多的活法。吆五喝六游玩,难免顾及同伴,有些犄角旮旯去不了,有的偏门幽径被劝退,可往往意外发现总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再不要被哀怨声笼罩,那就谢天谢地啦。虽说可以互不影响,可怕的是自己不自觉做出让步改变。
抓紧造作,一个人的时间、金钱、精力有限,趁血脉喷张,心中波涛汹涌,过得鲜活一点!不要等看到漂亮女孩都不会心动了,看到感人肺腑都不会落泪了,才发觉余生寥寥,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