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印发,为新时代党校(行政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擘画了清晰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循。《条例》特别强调要“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基本培训提升干部履职能力”,这深刻揭示了教育培训在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中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条例》精神,聚焦主责主业,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和过硬本领。
聚焦“学而信”,筑牢思想根基,校准履职方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信仰是力量的源泉。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首要任务就是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条例》要求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这正是确保干部“学而信”的核心所在。必须持续强化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教育,突出政治训练和党性锤炼,引导广大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有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行动上才能自觉。通过系统深入的理论武装,不断夯实干部履职尽责的思想根基,确保其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把稳政治方向、坚守价值追求,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为正确履职行权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聚焦“学而新”,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履职效能。新时代对干部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教学已难以满足需求。《条例》提出健全基本培训体系,其核心在于“基本”二字——对象上力求全员覆盖,内容上强调全面系统科学。提升履职能力,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培训方式。要打破时空壁垒,用好线上“云讲堂”,实现优质资源随时共享。更要走出课堂,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村级一线,开展案例式、研讨式、模拟式、访谈式教学,邀请“土专家”、“田秀才”用“方言土语”讲透大道理,变“一人讲”为“众人议”,在身临其境、思维碰撞中激发学习热情,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和对实践的认知。关键在于“精准滴灌”:围绕党的二十大重大部署,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乡村振兴、科技创新、风险防范等“国之大者”,分层级、分领域、分专题开展靶向培训。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精准识别干部知识空白、能力短板,强化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通识教育和专业训练,切实提升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的“看家本领”,让培训真正解渴管用。
聚焦“学而行”,强化结果导向,彰显履职担当。教育培训的最终落脚点是实践成效。《条例》要求加强基本培训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其最终检验标准是干部在重实践、建新功中的实际表现。必须坚决摒弃“一训了之”、“学了等于会了、会了等于干好了”的误区,牢固树立“结果导向”和强烈的“交卷意识”。要引导干部将思想、工作、职责真正摆进去,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破解难题的办法、推动发展的实招。尤其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鼓励干部深入矛盾多、困难大、群众意见集中的地方摸实情、解难题,在吃劲岗位、关键时刻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通过教育培训赋能聚力,促使干部在火热实践中将科学理论蕴含的真理力量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践伟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切实担负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人民政府哈菲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