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的角色是个宏大的命题,如同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每个人对于成人的角色的看法也是大相径庭。正是这些汇集起来的、随时代演进的观点构成了教育的重要一环,它们共同诉说着教育的意义并通过孩子——我们死后依然要活很久的人勾勒未来世界的图景,而我希望蒙特梭利可以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参与推动人类社会集体共识的形成。
即使是放在蒙特梭利这个语境下,每个人对于成人的角色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在真正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和定义成人的角色之前,我们有必要去简单剖析一下蒙特梭利环境中的成人和一般成人的不同之处。
在我看来,蒙特梭利环境中的成人和一般成人的本质差别在于“关系”,传统观念中很多人认为孩子附属于成人而存在,需要仰仗于成人才得以生存和成长,成人也因此有了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而蒙特梭利构建了一个三元关系,它们分别是成人、幼儿和环境,他们之间并没有从属关系,而是互相影响,彼此连接,连接的质量决定了孩子的发展。
从人类倾向性的角度来看,成人是连接孩子和自然,孩子和社会的中介,事实上,我们本身能起到的作用很有限,不在这个过程中阻碍孩子人类倾向性的表达,压抑孩子的各种需求已然是我们给孩子的一大“福祉”。
如果从吸收性心智的角度去看成人的角色又会有所不同。成人构成环境中的一部分,供孩子全然地吸收,“儿童与环境的关系,与我们有所不同。成人会赞赏环境,记住并回想起环境中的事物;儿童则是吸收环境”,因此我们必须做到以身作则,注意言行举止,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给孩子盖上终身的烙印。成人的角色还远不仅如此,“我们应把儿童视为一个连结点,一个联系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明水准的链环”,成人还是爱与和平的使者,因为是我们掌握着孩子能够吸收什么内化成为他们的一部分,而这些孩子带着这些吸收的东西,好的或是坏的,创造未来的世界。
考虑到孩子的敏感期,成人又会有新的使命需要完成。我们需要无比关注孩子的成长,坐在一旁不去干扰孩子,用心去观察,提供当前阶段所需的养料,就像一个勤恳的园丁一样。因为“对于儿童将经历的这些不同状态,成人并无直接的影响力量。但如果儿童在敏感期间,未能依照其内在潜能去做一些特定的动作,则他将失去习得某些特定能力的机会,且是永远地失去”。我们没有权利去剥夺孩子这个一生仅此一次的机会,就好像我们没法在孩子长大之后面对他的质问可以置身事外安然处之。
最后,我们再从完备环境的角度试图定义成人的角色。“传统教学法中只有两项因素:教师与儿童;但在新式教学法中,我们看到新的第三因素,其重要性与另两项不相上下,至少是和教师是同样重要”。成人作为这个三元关系的关键一环,承载着肩负着协调者和连接人的重要角色,要使得环境得以完备离不开一个有着科学家精神和艺术家情怀的成人,成人要善于反思且要时刻关注环境和幼儿的互动,在提供不损耗孩子宝贵精力的正确活动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具有审美情趣的环境。
在以上的探讨中,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归纳出了一些在蒙特梭利概念下的成人的角色——孩子与环境(包含自然、社会、家、学校等等)的连接者、完备环境的塑造者、道德与行动的模范、爱与和平的使者、无微不至的观察者和园丁、敢于实践的科学家、拥有审美情趣的艺术家。我相信这个角色的清单还能永无休止地继续写下去,但无论是何种角色,成人都应当是基于实践经验不断自我纠偏的、根据自己的意愿造就自己本质的未完成体。保持谦卑,平视孩子,甚至试着去趴在地上仰视孩子,也许这样才对得起迈向未来朝星云的那一眼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