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能不会犯错误,小孩子犯错是经常的事,可是有的家长却对小孩子犯错缺乏耐心,要么冲小孩大喊大叫,甚至以体罚为先,要么从此以后就不让小孩干任何事情,所有的事情都由自己包办搞定。
前种做法会让孩子什么事都不敢做了,因为只要做事就有对有错,孩子的认知能力是无法判断那些事对那些事错,为什么对为什么错的,只有不做就不会犯错。时间一长,这些孩子就会失去对周围新鲜事物的兴趣,失去好奇心,成为一个乖孩子。乖孩子可能会成为一个不注重实践只注重理论的思考者,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还有可能是既不实践又不思考,因为有些孩子天生就不爱思考,只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乖孩子在大人眼里都认为是好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让大人省心,对大人是有好处的,而对孩子自己并不一定是好事,乖孩子其实缺乏独立做事的能力,有事总是爱问大人,有依赖性,走上社会之后缺乏判断能力,想做一件别人没做过的大事总是犹柔寡断不敢做决定,总会失去绝佳时机,一切都落后于别人,因此,一般而言,乖孩子走向社会要比调皮孩子的发展空间要小,当一个调皮孩子变成乖孩子请不要沾沾自喜。另外,很少犯错的乖孩子很可能犯大错,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经常犯错的孩子长大后才会更少犯错,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更有必要。孩子调皮捣蛋不是因为孩子坏,而是因为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什么事情都想亲自尝试,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因为在孩子眼里根本就没有对错之分,除非大人们经常矫正。还有些孩子,无论你怎么管教,他总是犯错,有两种可能:第一,好奇心太强,忍不住。第二,自尊心太强,喜欢别人关注。有些家长从来不表扬孩子,孩子主动做好事也不表扬,孩子做好事不闻不问,而孩子做坏事却极度过敏,孩子觉得这样做才可以让自己成为别人关注的人,于是经常冒着挨批评的风险做这类事。家长极度过敏却对孩子惩戒力度不够,孩子犯错付出的代价不够大,孩子会经常故意犯错,因为这样可以得到大人关注,满足被关注的虚荣心。
因此,在大人眼里,乖孩子是好孩子,调皮捣蛋的孩子是“坏”孩子,因为让大人们头疼。从孩子自身的发展角度而言,小时候调皮捣蛋更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发展,调皮捣蛋的孩子是更有潜力的好孩子,如果我们对这些孩子没有进行科学的教育方式教育,而是采取极端的方式让他们变乖,你可能扼杀他的前程。
后种做法会让孩子不愿做事,人都是有惰性的,别人有人替你做事,谁还愿意去做。其后果跟乖孩子差不多,但他们更缺乏责任心,也缺乏爱心,认为别人帮助自己是应该的,不知道回报别人。他们的发展前景就更差了,因为他们缺乏人脉资源。一个从小不做事的孩子,长大后又怎么会愿意做事呢?让孩子做事是对孩子的一种历练,长大后才愿意做事或者做事时少犯错误,我们成年人也是如此。比如,要提拔一位年轻干部,就必须首先下基层锻炼,让他们做更多的事,积累他们的阅历,积累做事的经验,让他们提拔后不致于犯大错。一个孩子只有让他们做应该做的事,才有利于他的成长,我们不能因为他经常犯错而不给他们锻炼自己的机会。
做为一个成人,看到孩子犯错,我们应该坦然面对。孩子喜欢犯错就说明孩子喜欢做事,喜欢探索,有好奇心,是个有潜力的好孩子,我们不应该讨厌他,而应该更爱他。我们不应该孩子经常犯错而发愁,而应该利用孩子的错误做为教育孩子的资源去利用它,不犯错的孩子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孩子,只是他们表现不出自己的缺点,我们就发现不了孩子的缺点,而经常犯错的孩子,他的缺点经常暴露,我们更容易发现指出他们的不足。
既然孩子经常犯错不是一件坏事,而是一件好事,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蔡蔡老师给我们的建议是:第一,与孩子链接,达到共情。当孩子犯错时,比如摔坏了杯子……先要关心孩子有没有受伤害,因为孩子比损坏的东西更重要。通过爱的方式消除孩子的内㡱与恐惧,让孩子觉得家长很爱他很关心他,孩子更容易承认错误,更容易主动改正错误,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第二,关注解决方法。错误已经发生了,就应该解决犯下的错事,而不是一味的批评,批评完了自己将玻璃碎片打扫干净。在这时,就应该让孩子说出解决的办法,然后让孩子自己收拾残局。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让孩子意识到犯错误是要付出代价的,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孩子承担责任的品质,又让孩子在犯错中成长。第三,下次如何避免。大人也会经常犯同样的错误,更何况是孩子,光想着不犯错,没有具体防范措施和具体防范行动,下次仍然还会犯错误。因此,等打扫完了玻璃碎片,还要让孩子想出以后怎么做才能避免发生同样的事,如果孩子想不出来,就帮着孩子想办法。
蔡蔡老师的方法虽然很好,但还是不能避免孩子犯同样的错误,我们要选择坚持,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我们选择其他任何方法,孩子仍然也会犯同样的错误好几次,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要有耐心,事实上,不管你没有耐心,孩子犯错问题不可能一次性解决。只不过,蔡蔡老师的解决方法更高明,犯一次错误,让错事成为助孩子成长的教育资源。不会伤害孩子其他方面,让他们更健康的成长。
因此,让孩子在错误中吸取教训学到更多知识,才是最高明的教育方式,我们不应该怕孩子犯错误,而是犯错误后采取正确的方式,让孩子在错误中成长,在错误中学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