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在大雾里走过路?白茫茫一片,像空气一样填满了周围的缝隙,让人昼夜难辨,不分东西……
奶奶就坐在那里,已经在这浓雾般的世界里生活了十年。十年,小妹从懵懂幼儿成长为青春少女;十年,我从意气飞扬转眼间已初为人母;十年,陪伴奶奶的玳瑁猫从手掌般大小直至寿终正寝,曾经的猫子猫孙从排列成行到如今四散流落,不知到了何处……这悠悠转转的时光到了奶奶这里,却真的如弹指一挥间——时光在奶奶身上停住了……
岁月没有赐予奶奶一双明目,可能是大手一挥,故作仁慈地将奶奶遗忘了。
奶奶还越变越小了。
变小的奶奶会在吃到爷爷用筷子搛到嘴里的菜,娇嗔地一撇嘴说“不好吃!”,然后在爷爷含笑的耐心劝说下小猫似的吃一点点;变小的奶奶会细细地咀嚼五岁的曾孙塞到嘴里的爆米花,然后伸出手来,不好意思又理直气壮地抿着嘴边笑边讨要:“好吃,再给点!?”
变小的奶奶皮肤越来越细嫩,脸上的皮肤白得透明,在阳光下像打了柔光,手指也越发纤细、光滑,几乎看不出这双手几十年来操持家务也曾经粗糙红肿,磨疼过我幼时的脸颊……奶奶从外形到性情都毫无遗漏地变成了小孩,享受着一家人事无巨细的呵护和关爱。
但是,这样的呵护和关爱并不能真的像对待小孩一样做到二十四小时全方位无死角。因为儿孙们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即便是全天候陪伴的爷爷,也总有在小区门口买菜和看老友下棋的时候。所以,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奶奶自己是怎么度过的呢?
晨起摸索着穿衣、叠被,这是做惯了的事,奶奶完成得毫不费力。穿戴整齐,用手拢拢头发,奶奶准备下地,用脚在地下探着套上鞋子,定一定神,慢慢地起身轻触着墙壁、门框、左转走向卫生间……然后继续左转,更早起床的爷爷早已准备好简单的早饭:可能是昨晚剩下的两碗粥,热一热,就着爷爷在门口便利店买来的饼子或者馍,饼子会在电饼铛上烤一会,馍会在小蒸锅里再蒸蒸。小桌子中间是前一天中午剩下的半碗炒菜或是买来的吃惯了的咸菜。要么可能是两碗冲鸡蛋,奶奶喜吃甜,爷爷小心地舀一勺白糖放到冲鸡蛋里。也可能是两盒奶,爷爷会泡在热水里温一下,再吃点爸爸隔几日就送一次的包子或者姑姑们买来的饼干蛋糕之类。可是这些,奶奶早就有点吃腻了。
这么多年来,一年难得出几次门的奶奶并不缺乏吃食,哪里的蛋糕吃着顺口,姑姑们会常常买了来。新开张的流行小吃,奶奶也很少落下。天气刚刚转冷,小城的街上飘起烤红薯的香气,周末一到,准有儿孙们买来送到手上。牙口虽然不好了,但冬天的糖葫芦还是稀罕吃,尽管更多的时候是剩下一大半在那里化成半碗糖水和光杆山楂……
可是,这些,够吗?
爷爷不在家的时候,奶奶会打开窗户,靠在阳台边站好久,悄无声息地像个影子。是不是每个老人的时光里,都有很长很长的时间会慢慢让自己活成影子呢?奶奶会摸索着去侍弄阳台上的花草,花盆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且满满当当,但奶奶绝不会忘记它们任何一个的位置,它们也从没有绊到过奶奶一次。那些花草叶片光润,色彩鲜妍,不比任何一家的逊色,甚至生长得还更卖力一些,该开花的会早早地开满了花,会长叶的热热闹闹挤到花盆放不下,那些长胳膊长腿的更是绕遍了阳台还不甘心,探头探脑,恨不得从窗台爬进卧室也抢得一席之地……它们大概是想代替那些不能时时陪伴在奶奶身边的儿孙吧,没长着嘴跟奶奶说话,可是一个个都乖乖支棱着耳朵听着呢……
然而奶奶的话却并不多。奶奶七个儿女,孙子孙女有九个,可是没有一个被奶奶用言语责骂过,即便做错了事,奶奶也只是深深地看你一眼。现在,可是连被奶奶看一眼的时候都没有了——奶奶的眼睛眯缝着,偶尔扶起眼镜用手帕抹一抹眼角,能看到奶奶的眼睛里还是亮亮的,奶奶把自己的眼睛藏起来了,就像奶奶早早地把自己的话也都藏了起来。奶奶话不多,可她说过的话,大家都记得。可见物以稀为贵果然是真理,奶奶的惜字如金让自己的话变成了儿孙们的金子。我怎么就学不会呢?我是一名教师,我的话有时候说得自己都起腻,可见每天不得不听着它们的人也不容置疑地认为,它们是随处可见的土坷垃吧。奶奶的智慧,在她身边长大的我怎么就没学会呢?
我小时候可是个很闹腾的孩子,周末带着儿子来看奶奶,闲不住的儿子总被大家评价跟我小时候一个样。奶奶可从没这么说过,我都记事了,依旧记得自己跟奶奶一起去买菜的情景。那时候一大家子人还住在爷爷工作的厂子里,奶奶要做一大家人的饭,最小的叔叔和三个姑姑都还在上学,已经快上幼儿园的我依然每天没心没肺地挂在奶奶胳膊上,无比地珍重自己的小胖腿,从不舍得多走一步,奶奶就很有耐性地抱着我,从来没有抱怨更没有责骂过我的不懂事。我一路上叽叽呱呱说个不停,奶奶总是饶有兴味地听着,时而回应一句。奶奶是个很好的倾听者,也很会讲故事,操持完大半天的家务,奶奶能歇歇了,就会在炕上晒着太阳躺一躺,阳光暖暖地照在我们身上,窗外的葡萄藤和石榴树轻轻地摇晃着脑袋……这时候,奶奶会慢条斯理地给我读小人书,讲她脑子里不知道怎样存下来的故事,我枕在奶奶的胳膊上静静地听,一会儿就睡着了,等到半下午睡醒了,奶奶早就又在外面忙着了。
在周末全天操持家务的时候,在我连续做三餐饭就有些烦躁的时候,我常常会想到奶奶几十年来的生活,一日三餐,全家十几口人的饮食、衣物,哪一样不得奶奶亲手料理?做不完的饭,洗不完的碗,还要洗衣、缝补……如果说年轻时候的爷爷是风风火火,说一不二的爆火惊雷,一天到晚在外忙碌一家人的生计,那么奶奶就像是蹲守在家中的千手观音,千般烦恼万种事务,全部都被奶奶如细丝般绵柔的个性安排地周到、妥帖。直到后来孩子们长大,一个个有了自己的生活,奶奶还像过去一样喜欢待在家里,哪怕是现在眼睛不好了,所到之处依然干净齐整。
有奶奶存在的家是幸福的。从小到大,无论什么时候上门,奶奶家的门总是敞开着。小时候,有奶奶的地方就有温暖和美食。奶奶会掐着时间在火炉旁边的水罐里煨熟一个梨、烤好几个喷香的红薯、山药蛋,等待那个肚子里长着馋虫、归心似箭地放学回家的我……再长大一些,叛逆时代的我总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地从500米外的家逃命般奔回奶奶身边,恶人先告状般地控诉爸爸的罪行,然后等待意料之中爸爸被批评的结果后再小人得志般地回家。
如今,奶奶是亲人们心里最柔软的牵挂。是每个人忙里偷闲也要去陪伴的人。尽管这样的陪伴如同杯水车薪,或许只能在奶奶漫长如砂砾般的孤独时光中留下一点点水汽,却已足以滋润和慰藉我干渴的心灵。我们这些有心无力的儿孙,总会被许多自以为重要的事情羁绊着,可是,只要去奶奶身边坐一坐,哪怕只一小会,心就会安定,就会妥帖,我们就会重又找回在这个奔驰的岁月里无畏前行的勇气。
那是我们家族长河的发源地,是我们生命最初汲取养料的所在,我们从那里走来,尽管再无岁月可回头,尽管奶奶衰老的迹象让我们如此不忍与不舍,但我们却活得一日比一日笃定,脚步一日比一日坚忍,我们永远走在奶奶看不到的目光里,从不偏离,也从未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