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深蚀骨,卑微到尘埃里
亲爱的书友们,根据拆书的主题点,今天我们阅读书的第131-176页
01
张爱玲说,“芳是香所为,冶容不敢当。天不绝人愿,故使侬见郎。”
胡兰成回应: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张爱玲是极爱浪漫的,因吸取母亲失败的婚姻的教训,即便她心里已经对胡兰成是心有所属,表面上却是云淡风轻,佯装坚强的说不在乎婚姻,也不在乎形式。
纵使胡兰成待她千般好,万般疼的,她也用坚硬的躯壳将自己团团包裹住。回答说,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样就可以了。
看似不甚在意,却是包含多种情绪。
在胡兰成的妻子英娣终于忍无可忍,提出离婚后,张爱玲心底生出了一种念想,胡兰成本是她的,应该与她在一起。现在英娣让位,那么她和胡兰成的关系也该改一改。
在一九四四年八月,两人结为夫妻。张爱玲二十四岁,胡兰成三十八岁。
一纸婚书苍白的证明了他们的爱情: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前两句为张爱玲所写,后两句为胡兰成所撰。炎樱在旁为媒证。
02
短暂的婚后生活美好的仿佛在梦里。灯下执手相看,胡兰成满口称赞,“天然妙目,正大仙容”;两人一同出游,胡兰成惊艳张爱玲的桃红旗袍和绣花鞋;宁静的书房陪读,静默的看,静默的迷恋。
他的一切的一切,在张爱玲的眼里,都是一副最美的画卷。
在不知不觉中,张爱玲静静的卸下了防备,对胡兰成接受,沉醉,依赖,甚至收到胡兰成给的钱时,说道,“用丈夫的钱也是一种快乐。”
张爱玲的爱,是最纯粹的,也是最干净的。她不在乎世俗的看法,也不在乎世人如何看待胡兰成的离经叛国。
她只是求得胡兰成只要待她一人独好,那样便是至好。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虽然胡兰成所写,却是张爱玲一生所追求的。
在与胡兰成相守的日子里,激发了张爱玲无数的创作灵感,比如:《等》《留情》《红鸾喜》等等。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汪精卫病逝,胡兰成在日本伪政府的安排下,去武汉办起了《大楚报》。此去原因一是想着自己能大显身手,二是与张爱玲的浓情蜜意时间已过,剩下的只是柴米油盐的通俗。故而,想要离去。
张爱玲没有挽留,更何况胡兰成是为了他自己的事业而去。
却不知道,此去却是两人的关系渐行渐远。
03
爱的最高境界是经得起平淡的流年。
胡兰成看似多情,内心寡情,张爱玲看似淡泊,内心却是深情的。
胡兰成在武汉的日子,张爱玲常常写信给他,刚开始时,胡兰成还是有所挂念,有所温暖。可小护士周训德的出现,把这一点点的温情都拍得灰飞烟灭。
当见到周训德的那一刻,胡兰成惊艳,只一眼便不禁暗生情愫。两人你来我往,胡兰成因周训德不愿为妾,故而为她举办了一场婚礼。
在有妻子的前提下,难道举办了一场婚礼就不是妾呢吗?还是当妾的,就不能有婚礼?
不得而知。
次年三月,胡兰成有事回上海,与张爱玲说起小周的存在。张爱玲没有做声,只是容忍,她想要留住曾经的美好,她告诫自己要用宽容将他牢牢的抓牢。
可一切真的能够回去吗?
两人相处一个月后,胡兰成又去了武汉。投入到了新人的怀抱。
而张爱玲还在继续着一场漫长的等待,她固执的不论对错,也不管值不值得,冷清里是幽怨,幽怨得如堕入一场万劫不复。
04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投降,胡兰成成为人人喊打的汉奸,他告别胡训德,另寻他处避难。
他到达南京后,才记起张爱玲,于是去信给她,告知其行踪,也想得到她的宽慰和支撑。两人匆匆在上海相聚了一晚,第二天一早,胡兰成匆匆收拾行囊再次告别。
在逃亡中,与一个大富人家的姨太太范秀美相识,一路逃亡一路相偎相依。仿佛胡兰成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他的桃花运,只是可怜了才女张爱玲,在无限期的等待中,空耗了自己的一腔柔情。
胡兰成把自己的风流韵事同他相识的每个女人都讲,女人们也从不嫉妒吃醋,不知道是讲他行情太好,还是女子软弱。亦或者是那个时代的一种悲剧。
张爱玲的忍让,只是让自己在胡兰成的世界里一步一步的出局。
当她终于鼓起勇气,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千里迢迢赶往胡兰成逃难的地方,她以为迎接自己的是另一场感动肺腑的浪漫。
却不知,迎接她的是胡兰成歇斯底里的愤怒和责骂。范秀美的出现,更是把这一场千里寻夫的感动变成了一种闹剧。
她的倾心之恋,换来的是一场撕心裂肺的惨败。
夫妻本是两个人,如今有了第三个人,第四个人等等,往后,还会有很多很多的人扑上来,这就好像花花公子改不了他拈花惹草的本性一样。
他说,表达是坦白,他不说,也不愧疚困惑。
从一开始,他们就是一个错误。那时的胡兰成已经有妻子,他却来招惹张爱玲,就可见其人品的卑劣。
而张爱玲深陷爱情中不能自拔,让自己没有原则的一再沉醉,退让,导致结果到了无法更改的地步。
但愿君心似我心。
不过是那个时代的女人一个梦而已。
谢谢阅读。
作者:山丘上的石头一个追梦的人。
微信公众号:山丘上的石头
�Κ�6�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