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简析:这篇课文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同时富有教育意义。课文通过“有时候大”和“有时候小”的比较,使孩子们感知成长,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们懂得如何“变大”。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通过以读促悟,以读促思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1.结合插图,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2.结合生活体验,说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词语回读抽查
2.读正确课文。(每一遍读课文都是要有要求,而且要求要递增,这样才能越读越好。)
二、读课文,体会心情。
1.指名读课文,找找图画与文字怎么对应。
2.小组合作:大了好,还是小了好?
3.小小辩论赛。
4.师引导点拨。
5.句式练习:有时候,我觉得自己 (。 )。的时候, 的时候,我觉得自己。
通过小型辩论赛,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各有所爱,也各有所短?
四、联系生活去发现
1.说一说家里的大与小?
2.教室里有大小吗?
3.除了大小,还有轻重等等。
(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要与生活有对接,只有在生活中去发现,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
五、朗读升华。
1.熟读成诵。
2.从表情、声音高低的变化体现出朗读。
(现在读课文,课文就读出不同的味道。(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