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放开了三胎政策,以应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我很理解,但作为一个未来的奶奶,着实感到压力很大。
我是60年代后期出生的,我的孩子今年27岁,属于人们通常说的独生子女,那时,养孩子的成本不高,孩子的吃穿用度过得去就行了,也没有现在这么讲究和禁忌。那时,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对独生子女每年还给一定的补贴,我们的住房也属于单位统一分配,后来虽然改成了商品房,但买个100平方米的房子只要几万元钱,我们小两口当时虽然薪酬不高,努力工作两三年,也可以勉强还得起向亲戚及朋友们借的部分房款。
那时,孩子上幼儿园、上学等,学费都不贵。生病看门诊,单位给报一半的医药费,完全不用担心看不起病。更没有像现在这样星罗密布的各种培训机构,补习班。记得孩子4岁多时给他报了个小星星英语培训班,一个学期也就100多元,搁在当下就是张看电影大片的钱。
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也一天天长大,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的春笋,越冒越多,教育费用也越来越贵。看到别的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我们虽然不认同,不情愿这么做,但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最终也加入了培训大军的行列。那时,我们自己的事业也正处在上升期,单位工作压力大,常常是“886”的工作状态。但,即便如此,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敢有半点怠慢和松懈。孩子国内各种培训班没少上,才艺班也没少学,接送孩子风雨无阻,课后辅导更是亲力亲为,感觉自己每天像个陀螺一样忙得团团转,身心疲惫,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业余时间,也可以说失去了自我,为了孩子,我们生生将自己练成了“铁人”。
后来,孩子考上了美国的名校,我们又举全家之力送他出国留学,又熬了几年,熬到孩子工作,以为终于可以喘口气了,但又面临着孩子将成家立业,娶妻生子,购房等问题,还得帮衬一把,仍然无法轻松地过自己想过的退休生活。
前不久,我回了趟乡下的婆家,老公侄儿一家也住在一起,侄儿在外打工,去年,他侄儿做爸爸了,他媳妇和娘在家给他带娃,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他侄儿为数不多的薪水负担,平时根本就存不下一分钱,为了孩子的未来,他们决定给孩子在城里买个小二手房,基本上都是借款和贷款,每月要还利息,经济压力骤增,侄媳妇没办法,只好出去打工,帮着还债,我婆婆这个太奶奶还希望他们能生个二胎,结果遭到侄儿全家人的反对,原因是养不起!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承善多子多福,如今,国家放开三胎政策,对有条件,又喜欢孩子的家庭来说的确是件喜事,但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却并不容易下这个决心。如若国家同时出台相关的养育、教育、医疗、就业等优惠政策,对生育三胎的家庭给予补贴扶持,解除他们担心生出来后所带来的各种后续问题,还是可以提高生育率,形成生育的良性循环的。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