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合理化作用(rationalization)的自欺演变和解决之道

nwt176


人有自圆其说的习惯,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合理化作用(rationalization),又称文饰作用,自我防御机制的一种,指用一种自我能接受、超我能宽恕的理由来代替自己行为的真实动机或理由。

多用于为自己的失败或者错误找辩护托词,而否认自己的理性不能容忍的真正动机、需要和欲望,以避免精神上的痛苦。

常见表现方式

常见的合理化作用有两种表现方式,它们以伊索寓言中的两则故事来命名,都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证明个体行为的正确,以保持内心的安宁。

酸葡萄作用

当希望达到的某种目的未能达到时,就否认该目的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来源:

在伊索寓言中有个《狐狸与葡萄》的故事,说的是那狐狸本来是很想得到已经熟透了的葡萄的,但是又跳得不够高,此时此刻那狐狸该怎么办呢?

若是一个劲地跳下去,就是累死也还是跳不够那葡萄的高度。于是,那狐狸说:"反正这葡萄是酸的。''言外之意是反正那葡萄也不能吃,即使跳得够高,摘得到也还是"不能吃",这样,狐狸也就"心安理得"地走开,去寻找其他好吃的食物去了。

甜柠檬作用

指因未达到预定的目的,便抬高现状的价值和意义。

来源:

这一术语同样来源于伊索寓言的故事:有只狐狸原想找些可口的食物,但遍觅不着,只找到一只酸柠檬,这实在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但它却说:“这柠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


自我的合理化,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对防止过度用力,达成一种心理平衡非常有意义。

问题是,这种自我防御机制的有效性却决于一个人的认知。

心里学上有个达克效应。认知越低的人越容易迷之自信。轻易给自己下定论说自己行或不行。他们最不怀疑自己的判断力问题。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认知越低,合理化作用越会把人变得消极。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同样用两类动物来启发。

一是丑小鸭思维。这不是一只以为自己是丑小鸭的天鹅,而是一群。由于各种可能的特定的历史原因,这群天鹅没有飞起来,时间一长,整群天鹅的后代渐渐不敢想象和相信自己有飞起来的能力。偶来有少数飞了起来,但绝大多数,被大家都飞不起来的环境信息误导,觉得自己不是会飞的天鹅。父母自己不信,不敢放弃饲料,而且也用自己的思维和无能为力,把孩子孩子困成了丑小鸭。

    无限可能的孩子直接跌落至父母高度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每个人都是会飞的天鹅。造化给了每个人几十年和一个大脑这个公平的飞翔条件。然后有人拿他们来欺骗自己没有飞的命。

另一类是鸵鸟。鸵鸟喜欢把头埋在沙里,就因为自己的问题消失了。他们喜欢选择性地双重标准,用"能克终者盖寡"来为自我不努力和不用心进行合理化,却忘了与之一起的谦冲自牧,惧下百川的自省多求之精神。

他们的的努力和用心程度,根本谈不上克终之寡,而是与这个认知升级时代匹配的认知和连基本的安全,健康管理的要求都达不到。就像在山底下,奢谈山上之险,而不顾泥石流洪水之危一样。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自我合理化根本原因,是浪费了大脑天赋,没有学到一个程度:即发现了现在和过去未知之可怕或精彩,没有真正体会到探索未知的害怕和惊喜的高峰体验。

一念之间的薄纸厚的距离,有人一辈子捅不破,可惜的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经常碰到这样的人和事,某人明明做错了事,但是就是不承认错误,而是在努力找借口,责任使劲往别人身...
    自由的阿涛阅读 908评论 0 12
  • 最近朋友圈被以下这张照片刷屏了。 照片讲述的是一帮钢铁厂的临时矿粉装卸工,卸一吨矿粉6毛钱,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卸3...
    黑莓可爱多阅读 391评论 0 0
  • 北京路响起告别广州的钟,现实再一次被梦叫醒。如果还有没说完的话,把它缝进那件棉衣里,穿着它,我正要去抵御那久未谋面...
    ProjectAlpha阅读 299评论 0 1
  • 秋收冬藏,美丽心房,叶落归根,淡淡忧伤。雪恋冰枝晶莹剔透,情溢四海泽被八荒,起舞风歌夜夜思量,岸芷汀兰幽幽默感。层...
    张志强1981阅读 404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