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工部的《月夜怀舍弟》 和余光中的《乡愁》

乡愁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因为人总是在四方走动的:古人的宦游,即离家去外地做官;游学,离家去读书学习;因动乱去他乡避乱谋生;离家去外地当差;离家去周边经商……只要离开家园,我们总是会想家的,在忙碌之余总是会产生一些乡愁。

乡愁,离别,爱情,是古今中外诗人们的三大常见主题。今天我们就来读两首关于乡愁的诗。一首是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首是杜工部的《月夜忆舍弟》。我们先欣赏一下杜工部的《月夜忆舍弟》。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自从长安落第后,从天宝五年到天宝十四年,困守近十年才得了一个看管兵甲仓库的小职位,他勉强将就着干这个工作。但是那一年,偏偏安史之乱爆发了,当时杜甫在奉先探望家人。第二年,他把家人安置在鄜州羌村后,就单枪匹马的独自去投奔唐肃宗去了。结果在路上破安碌山的叛军逮住,又押回了长安。一年后已经是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他又冒险侥幸逃出,终于在陕西凤翔拜见唐肃宗,被封了个左拾遗的芝麻小官。后因疏救宰相房琯被贬往华州。老杜嫌官太小而抛弃了官职,举家西行。乾元二年秋天,就是公元759年,途径秦州时,杜甫写下了这首《月夜忆舍弟》。

乡愁诗一般包含的内容为思念故乡的亲友,眷恋家乡的草木与故土,怀念家乡的美好风俗人情。杜甫在这首诗里怀念的是他的几个兄弟,因为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为兄弟们的安危忧虑。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秋边”两个字有版本为“边秋,意思就是秋天的边塞,或者是边塞的秋天。戍鼓就是边防楼上打起的更鼓,这个更鼓只要一敲响,路上就不能再走人了,这在古代叫宵禁。秋边一雁声就是秋天边塞的夜空里传来一声雁叫。晚上路上早早就没有人了,再加上夜空中的一生孤独的雁鸣,可见大唐边塞在战乱时期是更加荒凉凄楚的。首联一开始不急于点题,先描写动荡的大环境下,边关要塞的荒芜黯淡的夜景,从而为思念家乡的美好做出铺垫,由此引起对兄弟们的思念和担忧。如果是在平安的社会里,一般不会宵禁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种安定的社会环境也曾有过,可是这种安逸已经成为过去,常常令逃亡路上的杜甫和家人慌恐不安,夜不能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甘肃天水那一带的白露节气里,晚上原野的的水汽应该凝结成露珠的时间比较早。诗人想到今天晚上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白露节气了,抬头望着他乡的月亮,不由得想起家乡的明月夜,安谧,闲适,可亲。但凡人心躁时看什么什么不顺眼不合意,况且老杜在颠沛流离的逃生途中。老杜在《宿府》中有诗句“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人心烦恼时大多是主观情绪盖过客观事实,心情舒畅时也会这样。我们现代人也会说“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圆”,原话显然来自对老杜这两句的引用,加上自身的感受。当听不惯别人说某国怎样好怎样好时我们会怼那人说“外国的月亮圆”,借以反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历来为人称诵,感觉上却无丝毫的夸张,因为我们一般都比较依恋家乡,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普遍情绪。于平凡的景物中写出至情,提炼成感人的诗句,这就是诗圣驾驭文字的功夫。颔联只点出了回忆兄弟们的时间在月夜,空间是故乡,字面上没有写到挂念兄弟们,从文字的间隙却已经流露出那浓浓的思念了。正如我们听过的一句歌词写的: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其实杜甫这么写正是睹景思人,以环境烘托生活在其间的人。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老杜的弟弟杜颖, 杜观,杜丰,杜占等当时在河南一带,而河南正是安禄山的叛军祸乱区,老杜对手足同胞的挂念特别深。四散飘零,生死未卜,怎么不叫人牵肠挂肚呢。在战火中被毁的洛阳老家没就没了吧,只要兄弟和家人们都安好就行,可这也是未知的,无任何消息。老杜心很痛吧。所以尾联就自然而然的写道: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家都没有了,寄的家书会容易到达家人的手中吗?而战乱并没有消停。

《月夜忆舍弟》意境凄凉孤寂,可谓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起句“戍鼓断人行”中,鼓声很令诗人震撼不安,这是打仗动乱的时局扰人心烦;断人行,晚间禁止人行走,会不会影响到我的弟弟们呢?老杜写一雁声在更鼓声里,陡然增加了悲凉气氛,让人心颤栗不已。鸿雁本是书信使者,听到雁鸣则动了思乡怀弟的念头,想起自己寄的家书久久不能到家的原因。这正是后人评价这首诗的起句突兀的情由。

该诗中的意象一一照应紧凑,“戍鼓”照应“未休兵”,“雁声”照应“寄书”。露与月,弟与家,一一关联相衬。这些意象是按时间和空间的变换来展开的,从边关的戍楼到边关的天空,边关的秋月之夜到故乡的月夜,就像电影里那些人物场景的变换一样。诗人从个人的安危的担忧到为国家时局的担忧,是诗人思想从个人情感的小我到为国为民的大忧,意境逐步拓宽。全诗未见一个“忧”字,而忧愁如乱石中的清泉源源不断地喷涌而出,真挚感人。

《乡愁》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是写不尽的题材。八九十年代的乡土文学,包罗了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题裁,可谓是一股清流,白马都很喜欢读。那时正在初中读书,在一本杂志上遇见了余光中先生的这首《乡愁》。

它是一首真正的现代新诗。说它是真正的诗,是与现在的一些诗人写的诗歌作品相比较的来说。一首诗,不论是古诗还是新诗,不论是汉语诗,还是外语诗,它们都具有相同的外在形式,丰富的内在涵义。这些外形与内函包括:精炼凝华的语言,琅琅优美的韵律,动人心弦的内容节奏。我们可以用这三点验证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诗。

先说《乡愁》的语言精炼凝华。余先生已在这首诗中的表达语言是非常简朴浅显的。简,不拖泥带水,无累赘之语,避免结构复杂的句式,比如诗中每行最多十个字,少则三个字,就是化繁为简。朴,是相对于华而言,朴实无华,没有用艳丽华美的词藻去表达思想上的内涵,这些华美的词藻一般是作定语修饰主语的,通常后面接“的”助词;比如“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小小的,窄窄的,给人的感觉显然不是艳丽华美之语。浅,是文字意思上的简化,通俗易懂,让人一看就明白写的什么意思。显就是明白,让人懂,看得到,听得清。这首诗全做到了,这种简朴浅显不是随意写的,是作者轻驾熟驭文字艺术的功力写出的,是诗人对诗歌风格在心中确定好后养成的。

韵律是使诗歌能读起来琅琅上口,给人以音韵美的原因。韵是句尾成节段最后一字押韵;律指平仄,古时候以平水韵为准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到今天简化为汉语拼音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今天的新诗应以中华新韵为主为准。我们看一下《乡愁》里面的押韵,是以ou韵为韵角,这在平水韵里是第十一韵部尤。我们不要小看,他每段都是以“头”字做韵脚,他这样既能押韵,又能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这头,那头,我们日常通俗用语,所以读起来,有非常浓厚的生活气息,不像他以前的诗歌那样晦涩 。这也是余光中先生诗歌风格成熟的标志。

动人心弦的内容节奏,这是诗歌的一个重要指标。凡是符合前两个标准的诗歌,却没有这个标准,内容空洞,思想空泛,无病呻吟的,也不能叫做诗。我们特别讲一下新诗,新诗的分行,分节,分段,这这是新诗内容结构的布局安排,白马就称它为内容节奏。但要以内容为主,节奏只是形式。在余光中先生的这首诗里,以回句为一节,共有四节。这个结构比较清晰,因为他们每一节诗内容中的意象不同,所赋予的内涵也不同。所以它们可以分为四节。我们看一下,这老先生在诗中写的都哪些内容。

第一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邮票?邮票代表来往的家书。家书中写满了母子两头相互思念的文字。第二节说乡愁是船票。船票代表了人在旅途,天涯相隔,分居两地的夫妻团圆的梦想和相思。第三节说乡愁是坟墓。这一句特别惊人。但细细想来,人终究要老去,生死相隔,涕泪阴阳,愁无尽矣。正所谓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将剩归途。第四节说乡愁是一湾海峡,这是把乡愁的境界提高到了祖国统一 的问题上,而统一是迟早的事儿,正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诗人书写乡愁的层次从个人的情感到国家大义,从年幼到年长按时间先后递进,每一丝乡愁都充满了热烈的渴望和满满的爱意,尤其是里面包含的爱国主义情怀,感人至深。

今天的诗文欣赏就写到这吧。最后,白马附上一首五律旧作,兹怀念尊敬的余光中先生!

《悼余光中先生》
余光思世味,九秩载乡愁。

皎月吟三地,清风拂两头。

忽传君御鹤,远去海鸣鸥。

祈峡如归璧,当回故国游。

(平水韵 十一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94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93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9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9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18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0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53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9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5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7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1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88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18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3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6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95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