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一次写点随笔已经过去不少时间;写它们的本意,是表达想法,引发看法,学点章法。回看它们,实在粗陋,难以示人。所幸,本意尚可,所不幸,不够尊重那些想法。因为不够尊重,所以我没能把它表达成大家能接受的样子。我把它停了!因为我不知道写下那些文字是不是真的能创造一些价值;是不是真的能互惠到我和读者;是不是浪费了大家时间,像那些新媒体一样打着寻求未知的旗号但变相剥夺了读者的生命价值——那本可以用来去创造美好的时间;是不是所带来的每一点阅读量都是因为大家想给个面子而已。我不知道它是不是,我担忧它是。如果是,那它的存在与它的价值将格格不入,所以我没有继续写。
学艺不精者不适合、不应该、不配出来谈经论道,对,我就是这么认为!我异常佩服与尊敬能够、敢于真正地持续性进行知识和思想输出的人们,我做不到,我想从他们身上学到点什么,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还能站在那儿讲,站在那儿说,什么力量支持着他们继续。
鉴于我对哲学浅薄的认识,我选择相信哲学能解答我的疑问,告诉我做那些为了什么?我看书,请教别人,看那些评分很高的电影,尝试一切可能的途径,获得思考,然后付诸行动。一开始,我以为我懂了,当做完后,我发现,与周遭世界相比,那一丝的努力,微不足道,螳臂当车。
那点价值,顷刻之间就可被蚕食殆尽。
正如公共厕所,原本洁净,但鲜有人爱护,它脏了,有人擦,它又干净了,很快又脏了,又有人擦……“总有人擦的!”可那人为什么总要帮我们擦呢?“她领了工资!!她要生存!!”她也可以不领这工资,也可以选择继续生存,她可以选择做个恶魔,毁了这个世界,可以让大家同归于尽,可以拉几个垫背的,因为她也可以这么想:“反正都是人渣!死不足惜!”。当我发现那些努力都像是双十一的附赠品一样理所当然,道德变得脆弱,犹如春秋之时的礼崩乐坏,想着那是不是意味着混乱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生,是不是可以说复旦投毒案可以屡见不鲜,见怪不怪。在这种情况下,那群优秀的人,那群沉浸在世俗投机的人,还能享受吗,还能活着吗?
我呢?我爱的人呢?
我开始动摇,开始心慌。可笑我这时,剑术未成,道心全无。
我意识到这一切是矛盾的,可能是无解的。我在掩饰了我的慌乱后,继续着,希望得到能救我,罗振宇能救我,薛兆丰能救我,熊逸能救我,我找了狼哥,T T,希望他们能救我。很遗憾,他们都告诉我哲学是种态度,都没有给我现实中实际的帮助,并不是因为他们无能,而是因为我从一开始就没能理解到哲学的基本含义。
人活着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单纯享受是种选择,它能收获看得见的利益但免不了承担失道寡助的风险和惩罚,通过哲学获得力量去燃烧自我是种选择,它必定会损失部分利益但能收获创造价值带来的快乐和价值本身带来的可能性、能创造未来。在哲学的理论体系中,单纯的享受是无价值的,无意义的,终将消散的,人活着与其他生物不同之处就在于创造,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人的创造是永恒的,永恒是生命从来没有达到过的,非永恒的事物都是包含于生命周期内的,只有创造才可能突破这个桎梏,打破生命给人天生所带来的局限。
我并没有直接相信哲学的理论,那实在是修仙之道,而我本凡人。我想重新感受那种初真的状态,或许在那种状态下我才能摆脱所谓理性,感性地做出决定。
我很感激我一直以来能遇到的,在每一次我动摇的时候都推我回来,不惜牺牲一些感情甚至未来的人。他们总是不停地告诉我,要有所贡献。他们大部分是我高中的老师、同学,我的亲人,当然也还有我大学的导师,得到和他们的团队。怀着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的想法,撞上了以“阅读对抗焦虑”为信念的北大出版社为杨教授举办的哲学讲座,借此势此局此机遇,聚会昔日高中好友,希望他们能让我再看清一点。
我浪费着爸妈给的钱,奢侈地在36小时内前往广州,聚餐,住宿,再回来。我的同学们都很好奇为何我来的如此突然,我没敢直接和他们说,只能支支吾吾敷衍过去。但现实没有让我失望,他们的校园生活,为现实奔波但从不忘初心的状态让我得以暂时回到纯真年代,杨教授的讲座虽看似为推销书籍,但也点出来哲学存在的意义,它的部分局限,它还达不到的地方……
这次广州之行,虽未一锤定音,但后来证明是个不小的铺垫。
回来后,偶然得以和老板娘聊上,她和一年前的我一样,焦虑。我一边帮她“排忧解难”,一边得以体会到我一路其实收获颇丰。
今日(2019年11月9日),在观看了最新一期奇葩说的导师赛后,受到导师们对于辩题除开技巧外的理解,那辩题和我近来所遭遇的选择相似,我想天真地下定决心背上那些每次拉我回来的人给我的“包袱”——有所贡献,踏上那条修仙之路,哪怕再遇妖魔鬼怪。若为其所累,是命,最终是否会走火入魔,也亦是命。祝他们安好,切勿成我刀下亡魂,祝他们安好,能享盛世太平。
我不知道David会不会看到这篇文章和看到这里,如果看到,我想说:“我还活着,I am still alive.” 在此,我还想对那些在每一次我动摇之时都想着一定要拉我回来的人致以衷心感谢,谢谢你们成就了我。想对那些本来相信我但最终认为我是个伪君子说大话的人表达歉意,就算没有见面我现在仍能感受到那种隔阂,抱歉,我当初的尝试伤害到了你们,我想我很难再成为你们的朋友。想对那些曾经相信美好但后来和我一样动摇的人说句:“这条路本就少有人走!这条路是种态度,虽千万人吾往矣,也希望能与子同袍!其中细节与抉择其实都懂,都会选择,只是有所犹豫。都知道有个词叫:知行合一。”
最后,我想:一路可笑地坚持到现在,我没能辜负他们。祝我能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