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颜无耻一词,一直不陌生。但是屡屡出现在我的耳朵里的,是因为儿子在三国故事里,从诸葛亮口中听到了一句话:“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那时候起,这句话也变成了他的口头禅,“厚颜无耻”一词,成了我耳朵的常客。
今天,班里新调了位置,全班44人,为了平均各组,我安排了每组11人,每组后面有4个人是单独坐的。新调整的位置,我们班有一个女孩落到了后面单坐。课后,女孩走进办公室,对我说:“老师,我不想坐后面,也不想一个人坐。”关于这个位置,从开学到现在,不知道解释了多少次,两周换一次,组别顺序交换,后面两桌往前调整,前面的顺势后移。一个学期下来几乎每个位置都要轮过。这个女孩每次换完位置,就理所应当的第一时间来找老师,要求老师按她的喜好来调整位置。我没怎么理会她,只是告诉她:“过两周就换位置了,到时候你就坐到第一桌的位置了。”女孩很不满意,但是又很无奈,怏怏地离开了。下班后,我还没回到家,就收到女孩妈妈的信息,原文是这样的:“老师,今天换位置了是吗?xx哭着打电话给我说,她不要一个人坐,而且又是最后一桌。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老师,找个同桌和她一起坐好吗?她想两个人坐。”满篇都是:要,不要!想,不想!如果是孩子这么说,我还能理解,毕竟孩子小,任性胡闹总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家长,作为一个成年人,竟然也能把:要不要,想不想挂在嘴边,还如此理算当然地跟老师提要求。我心里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个女孩每次稍有不满意就来找我哭哭啼啼的了。我还是坚持:坚持两周。如果换了位置,坐到最后的孩子又来找我哭诉,那老师的工作如何开展?我反问家长!家长无语,回了一句:“那就没办法沟通了!”看着这句话,我顿时懵了,我立马反思了一下,是不是自己太过于不近人情?细想,没有!如果我对她们讲人情,那对别的孩子就不公平。因此我决定不退让。家长的那句“没办法沟通”就成了那天我们最后一次交流。同作为母亲,我真是特别不理解这样的行为。难道孩子哭闹,就可以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的去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吗?这样是爱孩子吗?你爱孩子不错,但是,你凭什么要求所有的人都能像你这样没有原则地来爱您的孩子?我不由地想起来儿子说的那句话,那句曾经令我耳朵很难受的口头禅。
前往听课学习的路上,开着车,犯着困,不自觉地和同行的同事聊起了天。这次我们的团队比赛,拿到了市里的二等奖,指导老师名单下来了,名单上竟然没有陪着我们反反复复磨课,陪着我们培训比赛的同事,取而代之的是临近比赛把我们的上课流程全部否决搞得我们手忙脚乱的专家,还有一个从头到尾没有出现,证书出现便空降的某领导。我从来不看重这些东西,但是,却也忍不住在心里鄙视这样的行为。这难道不是巧取豪夺吗?还这么名正言顺,真是让人叹为观止。想起那位同事鞍前马后,辛辛苦苦,没日没夜,到头来,也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我又再次想起来儿子的口头禅,我忍不住脱口而出:“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原来辛辛苦苦的付出,真的还不如厚着脸皮去要收获得多。
曾经以为学校是这个纷繁杂乱的社会里最后一片净土,然而,不尽然。只要有人的存在,就有人性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这里不是净土,这里是缩影。我想起了《围城》里,方鸿渐一行人前往三闾大学任教的那段岁月,虽然同为教授,不也一样人性各异吗?
人性是复杂的,有不争不抢的,就有斤斤计较的;有乐于分享的,就有贪得无厌的;有坦坦荡荡的,就有委屈求全的......但是我知道,什么是自己一直坚守的。只要心是干净的,灵魂就是安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