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家庭习惯影响,一直把吃当成一件大事。从来都觉得做饭是件隆重的事,自己成家后更是在烹饪上花足了心思。不都说民以食为天嘛,人活着,忙忙碌碌东奔西走,到头来真正得到的,也就是吃进肚的,穿在身的,这些实实在在的物质。
等有了孩子,在做饭这件事上就更追求极致了,除了营养和味道外,还加上品相的追求,没办法,小孩子总是看着好看才会多吃点,寿司卷之类总能让他多吃几口。等孩子大点了,被快餐吸引,喜欢吃汉堡薯条炸鸡翅。不放心食品安全问题,我自己一通捣鼓,全部在家搞定,从此儿子不再进肯德基、麦当劳的门。
后来他又爱上西餐,没问题,意大利面、牛排、奶油蘑菇汤之类一样被我拿下,米兰西点餐厅的门又几乎不去蹬了。
披萨是孩子的最爱,好,买烤箱、面包机、打蛋器……置办全套装备,考披萨、做面包、做蛋挞,都说抓住男人的胃就抓住了男人的心,我是成功抓住了儿子的胃。记得有一次,他让我在家给他做烤鸭,当时感觉眼前刮过一阵风暴,真把我当成无所不能的大厨啦!不能辜负儿子的厚望,我买了两只鸭腿烤,也算圆满完成了任务。
就这样打满鸡血地在烹饪路上一路飞奔数年。直到近期老公儿子都不在家,我开始一个人吃独食的日子。忽然发现,一个人时,吃对于我的意义,其实就是裹腹,吃饱不饿为目的。饭越做越简单。一杯奶泡点麦片算一顿,凑合一盘沙拉算一顿,吃成了个极简主义。
我只要考虑身体一天所需营养即可,少油少盐的习惯更加贯彻地彻底,每餐都寡淡无味的很。自己也因此少了许多对食物的欲望,吃仅仅是为了不饿,不再是一种滋味上的享受。
然后就发现,妙呀!节省了太多时间,可以干许多自己喜欢的事,对欲望的追求,原来是可以这样循环的,真是此前没有领略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