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学生思维”|工作之后才知道的真相(一)

大家好,这是2022年Sia酱的第34篇文章

    Sia酱是一个已经快工作三年的职场“半新人”或者说职场“新老人”,不再是初入职场的萌新,但又还不是完全的“老油条”。从学校到职场,从学生成为了打工人,角色的转换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我一度以“学生思维”对待工作,结果却总是不尽人意。吃了几次亏之后,我才意识到“学生思维”和工作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

    在学校,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努力学习,于是我闷头读书,考出好成绩向别人证明自己。但在职场,并不是埋头工作就得到领导的赏识。除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情绪劳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往往也是刚入职场的人忽视的。社交很重要,见闻可以提升眼界,拓展人脉,人有了渠道才能大放异彩。

    在学校,我和同学之间不存在上下级的关系,我们只要各自做好分内之事就行,不需要苛求别人。但在职场,要完成自己的任务,该怎么要求别人就要怎么要求,并且要严格且持续才能出结果。

    在学校,我们被动地接受知识,听从老师的教导和指令,老师主动且倾尽全力地帮助你,希望你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但在职场,自学是常态,有导师细心带你才是福气。勇于结交职场老人,主动提出问题、寻求解答。领导不是老师,他只要最终的结果令人满意。

    今天分享这些,是想告诉那些初入职场的萌新们,人生的阶段发生了变化,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也变得完全不同。时刻警惕“学生思维”,不要被自己有限的认知禁锢住,勇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