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时写一篇文字,将转瞬即逝的思想灵感抓住
2019年7月6日起笔
文字这种东西一旦起笔,那是根本停不下来的,因为一个新的主题赫然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全面媒体化,这实在是我自己无意中撞上的一面墙了,这面墙确实很厚很坚硬,但是不撞开它,机遇的曙光就不会出现。
从模块化操作的角度出发,我也只能将《全面媒体化》这个题目写成一个系列了,即是我自己对实践的片段性总结,也是将“文艺科技”理念向外界正向释放出的影响力。
01 为什么要创造IP化角色
人类为什么要有文艺创作?
为了艺术的诗性、精神的思性,为了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为了理想追求的目标设定,为了艺术之美精神之真人文之善,为了超越的永恒性等blabla,这些都是从纯文艺的视角对文艺做出的解读。那么还能有其他的解读吗?最接近文艺本质的应该是这个,文艺是为了创造超级文化符号IP角色。
超级文化符号IP化角色有两种生物性基础类型设定,即“自我投射”型角色与“宠物伙伴”型角色。为什么说这两种角色类型的创造是最接近文艺的本质涅?且来看这两种角色的“三观”建立。“自我投射”型角色,“个性、信念、世界观”,“宠物伙伴”型角色,“特征、使命、情境观”。这样还只是一种抽象描述,展开来看就清晰了,“自我投射”型角色是完全的人格化,所以强调人的独特个性、人的信念,以及人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宠物伙伴”型角色的人格是不必完整的,可以是人性的某一个点,因此,侧重点是独特设计,使命和任务的树立,以及能够营造一个怎样的情境。
更形象点说涅,“自我投射”型角色是通过个性、信念,直视和处理自己与世界的问题,世界是角色闯荡的迷宫和战场。“宠物伙伴”型角色,则是通过特征去完成与生俱来的使命和任务,让主人和世界因TA而不同。“自我投射”,我想成为这样,我本来就是这样。“宠物伙伴”,我想拥有它,好开心,它是我的好帮手。前者是在人中的代入感提升的满足,后者是给人带来帮助和陪伴的愉悦。其实它们都对应着我们人类的两种普适生存态度——自我与自律。自我的性格意味着要争当自己命运的主角,你与自己的关系,自律则意味着甘当配角,你与他人的关系。
人生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勇往直前,当自己命运的主角,要么原地踏步,当他的配角。其他的所有努力,都是对这两种选择组合的扩展。人生即是如此,文艺做为人生逻辑的具体体现方式之一,亦是如此。商业涅,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财富分配规则,用商业规则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物化体现——也就是对人生两种角色选择的物质化存在。所谓品牌人格魅力化,也在于此,你是怎样的人格,或者你们的团队是怎样的集体人格,都是会在最终的品牌文化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隐藏是无处可隐无处可藏的。
营销创意的关键,是要了解消费者的消费故事,时间、地点、人物、场景、过程,以及内心世界的情感波动,其实就是在撰写一部消费故事剧本。这个都没问题,问题在于怎样撰写。
企业撰写消费故事剧本的能力水平,从过去到现在(具体多少年的时长已无法考证),从历史宏观洞察的视角,几乎可以说是紧步文艺创作的后尘。文艺发展到哪里,公司企业的经营水平就在哪里。企业文化,文化企业,看似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辩证问题,其实就是一个母与子的关系。文化是母,企业是子,企业是母体文化需求的执行者。现在不是流行一种商业文学创作套路吗,五个公式型步骤:分析背景、观察冲突、提出疑问,突破障碍、得出结论。
这种商业套路,其实就是出自当前文艺创作的自嗨模式,嘴上喊着用户是上帝,骨子里头就是一根筋:销路不畅不是我的错,是他们理解能力差。然后是广告轰炸,头脑风暴,牛皮癣狗皮膏药,此中深恶痛绝都无须过多形容。
而这些毒素症状的根源,又恰恰是底层竞争逻辑思维种下的因。世上从来没有什么竞争对手,实在要说有那也只能是用户的需求。
供需矛盾信息不对称,永远都是供应端的供应能力限制。而供应能力的限制节点,又恰恰是供应端对用户需求的发现与激发能力匮乏。企业如此,文艺亦如此,大家都在这个节点上集体趴窝了。
02 产品的IP角色化赋能
一百年前销售靠产能,发明生产流水线、提高效率的福特成为了时代明星。五十年前销售靠渠道和营销,铺货能力、广告预算,成就了宝洁、可囗可乐等市场霸主。现在,销售靠的是对消费者心智的占据,然后出现了苹果的iPhone。
最强大的能力,是撩拨人类情绪的能力。
情绪是人的底层操作系统,能力是搭载在系统上的app应用。占据用户的心智,就是要潜入用户的大脑里,找到他的底层操作系统漏洞,植入一段代码,附上特征码——所以,“营销高手”的时代已经过去,“营销黑客”的时代呼啸而来。
底层操作系统是母体文化,是情绪、情感、情结和集体无意识,系统漏洞是购买理由,是痛点、痒点、爽点和社会化理性,植入的代码是超级符号,是“自我投射”型IP角色,是“宠物伙伴”型IP角色,以及对这两种角色组合的扩展。而附上的特征码就是产品的外形包装设计了。全面媒体化的作用此时就突现出来了,在整个消费情景语境里,文艺默戏大剧就开始了。默受众的戏,默采购者的戏,默使用体验的戏,默传播达到的戏。人性变化莫测,人性深度无穷,它永远在追求新技术条件下的自我实现——做自己命运的主角,与做他人的配角,则是这种自我价值实现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循环演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角色预期,体现在文艺上就是各自不同的创作风格,或表达要成为自己命运的主角,或表达甘当他人命运的无私配角,或是基于此二者组合扩展出来的多元角色等blabla。这些都没问题,问题在于接受传播的受众买不买帐。如果读者观众就是你自己一个人,那你爱咋整就咋整。如果读者观众要面向普罗大众,你就得增强作品的包容性了,在保持内容特立独行的同时,又要兼顾每个受众个体元素的有机融合。这个无疑是很难的,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看见哪个人能够完全做到了这一点。体现在企业上,目前企业的业务组合和产品结构,在自我中心自我投射上功课做得很足,但在融合消费者个体元素上是软弱无力浑身乏术的。品牌是要争取用户偏好获得认同,才可能驱动集体行动的,融合受众的个性元素,才有趋近他们偏好的机会。
文艺的发展在哪里,企业的经营水平就在哪里。在用户主权时代,在新旧代际文化更迭时期,全面媒体化就是全面面向受众,开放边界,连接赋能,效率协同,共生成长——让每一个人都变成合伙人,变成命运共同体!
文艺的全面媒体化,首先是企业的全面媒体化驱动促成,而其重心是始于产品的自媒体化,或进化于产品的自媒体化。
让产品有自己的语言,让产品自己会说话,就是让IP化角色为产品赋能,让魅力人格体为产品实现完整人格,并向用户发出进化邀约,为用户赋能。
03 个性订制与魅力人格
内容是IP的起点,形成魅力人格是IP的进阶,而独特的“魅力人格体”是新商业的注脚。
新生活、新消费、新商业,IP和品牌都需要有人设。这种品牌人设并非是简单的某个人可以代替,而是由普适受众共同参与创造,投票,赋能,积累形成的;它是一个超级人脸符号。
喜欢等于相似加意外,崇拜等于与我们相似又超越我们。文艺作品要想与读者产生共鸣,产品品牌要想占据用户心智,就得学会在自己的内容中融入受众的元素,寄生在他们的个体母体文化里。
用产品语言向用户发出进化邀约,进入生态系统里相互激发,协同进化,同频共振,彼此赋能,一起成长。这个实际上是在进行一场从未有过的叙事宏大的“即兴戏剧”。即兴戏剧的关键词有两个,“Yes”(是的)和“And”(而且),展开来说就是先主动接纳他人的世界(不管这个世界在你看来是多么的不可理解),然后进入到一个有你参与的他人的未来。每个人都想成为世界的主角,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故事的主角,然后外部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他的配角,看遍人性再也找不出比这个更大的愉悦了。在于文艺,在于企业,在于各种类型的商业,你的作业内容只要不是为了自娱自乐自我买单,而是为了向受众交付确定性想让用户替你买单,你就得把主角的位子让给用户,自己甘当配角——这就是用户中心主义。
用户中心主义的高效开展,最关键的是要革除伪用户思维。
伪用户思维,这五个字看起来很扎眼,许多人还会很不服气,梗着脖子要来争辩,“我们一直都主张顾客是上帝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顾客。”在这里,我只能说你这是道具、台词,路演戏剧演得好。用户思维的前题是你必须知道你的用户是谁,理解他的内心世界,知道他的七情六欲等——大数据的采集存储与运用的重要性由此可窥豹一斑。然后,是用产品为他的自我价值实现赋能,最后才能迎来用户成长,驱动企业成长的自然进化结果。现在大多数公司企业、文艺创作者等,为什么生产出来的产品作品不遭用户待见?原因许许多多,各家有各家的不同情况,but根本原因还是不肯把用户当人看,消费者在他们眼里只是一台台消化工厂库存的机器,而不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活生生的人。
明确了用户是人而非机器,即兴戏剧就可以开始了,用户思维此时也就体现出来了。
魅力人格体其实就是一场能够海纳百川的“即兴戏剧”。品牌创建的所有事情其实都是一件事情,一件即兴戏剧的事情。即兴戏剧的第一个关键词是“Yes”,也就是你必须要有大肚弥勒佛一样的肚量,容得下天下难容之事(各种对你来说是痛苦、恐惧、排斥的新观念新物种,你都能接纳得了),对你拥抱变化的开放心态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一句话,你开发的新产品或者创作的新作品,投入市场后能否大卖与畅销,也无须看最后的销量数字了,直接回溯到源头的你,你在“Yes”上的开放包容程度,其实就已决定了新产品的可占市场份额与寿命时长。
你有了“海纳”之量,“百川”愿不愿来,就是即兴戏剧第二个关键词“And”的戏份了。进化邀约向用户发出了,用户他老人家不肯应邀可咋办涅?这个就直接关乎企业的即兴戏剧剧场的搭建,与流量洼地势能的构造问题。
“要想获得真正与人类相似的生物特征,不是去制造复杂的个体,而是将简单的个体放入丰饶的变异环境中,”这是计算机生命科学家艾利克的一段实验总结。环境即是生命,不同环境状况,铸就了生命个体的寿命极限,丰饶变异环境中的生命力无疑是最旺盛的——这就是雨林生态了。
消费者为什么要应邀而来,为什么要参与协同进化,为什么要把个性订制交到你家,这个是由你与你的企业,与你的企业的产品结构业务组合,你们背后是否正在生长起一片茂盛的热带雨林为吸引力导向。
04 文化商业商业文化
要与用户谈恋爱,营销就是恋爱哲学。
创造创作要像对爱人一样去尽心尽力去无微不至去呵护。
用恋爱理论来解读文艺创作和商业创造,一点问题都没有,而且精辟入里。问题出在认可与落实上。没有内心认可的追求,背后是空雨衣。
谈恋爱是看起来美丽,但是实施起来却是件痛苦的事情,主要是在自由之轻与责任之重之间的权衡取舍上,比较难把握得住。
做产品、搞文艺,加进爱情的成分当然可以激发对美好的追求热情,但是相对应的责任之重又是无可推卸的。比如现在传统的营销模式、传统的创作手法,在市场上越来越难赢得受众支持,实际上还是在责任之重上未能进到应有的责任——为用户赋能帮助用户成长并实现自我价值。如果非得评价一下他们此时对与用户谈恋爱的表现,更像是一对缅腆的相亲男女,旁边还坐着个媒婆,每动一下还都是要通过第三方的媒婆撮合促成——这个第三方媒婆就是广告轰炸与中间商到达。
文化商业化与商业文化化,绝非是简单的文字倒置饶一下囗令,其实质是在将能建立集体行动的文化,与能实现持续增长的商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实现认知、时间折叠的同时,向消费者发出最广泛的进化邀约,相互激发,协同进化,通过成就用户的个体理想,然后实现公司的大目标。
在通过互联网技术已实现网络互通的今天,产品必须独立自主起来,学会绕开第三方媒婆,或者兼容掉第三方媒婆的能耐,学会自己独立与消费者见面,用自己专属的语言与用户对话畅谈,建立情感联系,进入“Yes”和“And”的即兴戏剧剧场,将恒久不变的情感涣发出新的情感价值。
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商业模式求新求变,也并非是着重于机器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也并非是玩转“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猪买单”的神操作,更多的是始于品牌的IP化角色塑造与融合。
用户在品牌人设的“自我投射”代入中提升满足感,在品牌角色的“宠物伙伴”抚慰和帮助中获得愉悦感,让人生和世界从此有所不同。从这里出发,企业的“品牌三度”(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得到增强,然后收获成功。
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商业是人生逻辑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商业兴则企业自媒体兴,企业全面媒体化,则文艺的辉煌灿烂时刻到来。万众归心成大局,商业与文化的所有事都是一件事,这件事指向一个方向,那就是“文艺科技,科技文艺”。
2019/7/17止笔
——END——
(《全面媒体化》更多内容,请点击下面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