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睡眠的算法与心法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电子产品的诱惑,人们越来越容易受到睡眠的困扰。没人愿意顶着熊猫眼打着哈欠去工作,所以咱先给大家分享一个简单的公式:

睡眠周期=90分钟

研究表明,人的睡眠分为朦胧期、浅睡期、深睡期与快速眼动期等4个阶段,周而复始。而这4种状态循环一次,需要90分钟。若想睡得好,就要保持完整的周期不被打断;如果还没睡够,可以在白天困的时候补觉,事半功倍。

然而这个公式还有前戏要做

就是要进入朦胧期(废话)。但是大家都知道,许多事情都容易卡在第一步,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就是不困,我就是有心事,怎么办?

心法:收与放

收心略

无非是定时、定程序上床,睡前关灯、关手机等一些常识。我们可能做过,但是效果不一定有:咱不妨用脚后跟想一想,天底下有多少东西是只收不放的?

所以咱重点说说释放

1、不纠结

许多人习惯地认为,人的头脑可以指挥身体:比如我想拿手机时,手就能伸出去;比如别人拿锤子敲我膝盖时我绷紧了神经,就能制止膝跳反射——大脑想到的地方,确实可以执行命令,似乎睡眠也应该是可控的。

问题是:首先,大脑没想到的那些地方,就不动了吗?好像不是这么回事,其他器官的后台程序,是一直在运行的(不信咱上医院,开个重症监护看一看)。

其次,睡眠是身体哪些部分动作的结果呢?不知道。

最后,如果睡眠也要听大脑指挥,那么大脑就等于加了个夜班,它什么时候能休息呢?

所以大家哪天睡不着就暂且认了吧,那又不是世界末日。纠结只会让大脑继续工作。

2、释放欲望

睡不着就认,这种说法似乎太悲观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咱应该做好事前控制。

大脑纠结的事情,主要是欲望,对我来说就是没玩够。尤其是今年工作、学习任务繁重,这个欲望屡屡受到压抑,我俨然要从游戏宅变成工作狂。虽然平时很充实,但是一到休息日,欲望就准时找我算账了,于是我每周六都失眠。

所以有那么两天,我不顾第二天的工作玩到很晚,然后第二天惊奇地发现自己还挺精神:这不就是咱要的效果吗?当然,第二天晚上就得收了,因为白天的精神当中有兴奋的因素,并不等于头一天真休息好了。

进阶心法

睡眠的目的,在于休息。其实我们还有办法绕过睡眠的节点,通过其他方法达到休息好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平衡身心。

1、强身

体能好的人容易精力充沛。比如我一师父,上学时是省射击队运动员,后来干过铆工,曾经抱着焊把连续干过3天3夜,其精力可见一斑。

但是这个方法也有它的局限:1、我那师父干的是体力劳动,不但很少消耗脑力,而且活动身体,咱没这么好的条件;2、他干完之后连续睡了20个小时,而脑力劳动者未必有这个时间;3、身体好了更得注意消耗:他50岁以后,身体已经造得不像样了。

2、止念

既然睡眠要让大脑休息,那咱不如直接把它关掉。许多心理学研究人员都练过这招,据说练成之后能随时随地回血。

此处本应有链接,但是我也没找见地方。建议大家自己找培训机构,掏钱学习。如果效果好,欢迎向我推荐。

不过最好还是能有休息日

咱学习、工作时,大脑按照别人的指令运动;止念的时候就把它关了。那么问题又来了:咱的大脑就不需要自由了吗?

所以我觉得普通人每个礼拜都应该有休息日,去思考、总结,与自己呆在一起。这个目标唯有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我们使用电脑的过程中,常常用到的操作有最小化、关闭、复制、粘贴、回车、前进、后退等等,一般的实现方式有两种,一是...
    开心皇阅读 2,169评论 5 6
  • 夜深人静的时候/ 喜欢一个人待在校园一角/ 没有白天的喧闹/ 享受着夜里的温柔/ 没有白天的喧闹/ 静坐,思索/ ...
    梁惜旧梦阅读 342评论 0 0
  • 开发代码规范 风格推荐 仿照 Cocoa 风格来,使用长命名风格,无论是变量,常量,属性,方法,类名等都应该尽量取...
    CerasusLand阅读 53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