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正面管教》之温故知新
第一次读《正面管教》一书是在2012年,当时我女儿刚刚1周3个月。那时的《正面管教》于我,就尤如在困顿的房间中打开了一扇窗,阳光和希望撒了进来……带给我许多的鼓励和信心。
多年后再读此书,感动依然在,欣喜的是我发现了更多的新的内容。
从事正面管教教学的三年多来,在父母课堂上遭遇最多的就是在惩罚和娇纵之间的拉锯战。即便是学习了和善而坚定的理念后,父母们很多时侯仍是停留在头脑层面。因为在许多惯有模式中,我们认为不惩罚就只能骄纵。
而且,毕竟家庭系统喜欢维持稳定,想要打破原有的教养模式很困难,需要持续突破父母自身内在的许多障碍和瓶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实践正面管教的过程中有时会卡住,无法前进,动弹不得。
如何避免惩罚?如何停止惩罚?这简直是养育中永恒的话题。当我们反复学习和体验“掌中大脑”,越来越体验到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应对好孩子的情绪。很多时侯,我们的失误在于,当面对孩子的情绪时自己先掀翻了盖子,在与孩子相互情绪激惹的状态下,更加无法建立链接、解决问题。这可能是很多父母在正面管教征途中卡住的第一步。
你会卡住的第二步,在于当你掀翻盖子、处于情绪激惹状态下时,最可能做的事就是惩罚孩子,赢了他,以此证明你大人的权威。而当我们选择使用惩罚性后果时,又会带来新的问题,那就是引发权力之争和导致孩子更多的情绪失控。
而当孩子越发变得叛逆、对抗、情绪波动,就会引发父母内心更多的焦虑和害怕,我们就更不敢放手、无法放下掌控,那么孩子就没有机会学会自律,会把更多的能量消耗在与父母的对抗与纠缠中。
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关键,是父母是否愿意先改变自己。其实孩子身上很多让我们感到沮丧的行为难题,是能够改变的,关键是大人要首先改变自己。仅仅停留在喋喋不休地抱怨中,反复指责孩子的各种糟糕行为,是没有用的。
每一个接触过正面管教理念的父母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做了什么?导致了孩子行为上的问题”,甚至可以这么说:“孩子是在与你的长期互动中养成了这样的行为模式”。
意识到问题所在,才有可能做出改变。觉察是改变的第一步。所谓正娃先正已,当我们对孩子的行为问题有此共识之后,我们才有能量、有意愿、有方法去做到“纠正前先链接”。
我的孩子今年刚上小学,她也在日新月异地带给我各种挑战。我觉得,无论是从事正面管教工作,还是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都无法一蹴而就,也没有所谓完美的终点。你始终都会犯错,但我们始终在路上,在当下努力做到最好,小步前进,成长就会看得见。
感恩正面管教在育儿道路上为我打开的这扇窗,感恩正面管教带给我的成长与改变。我相信,我们、孩子和这个世界,都正在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