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十宗罪1,第八卷 尸骨奇谈》, 貌似这卷是该系列中少有的未破之案,凶手没抓到。一开始看这小说时,看重的就是每个故事都有结局,有解释。一律的没解释就成恐怖小说了。我只想看刑侦类的。作为一个刑侦类小说,即便无法得到真相,至少要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而原著中梁叔最后的推理中连镇长都看出漏洞,无法让人满意。
于是乎,本人,一介草民,便想尽绵薄之力,使用我这尚未开化的大脑,通过对原文细节的反复推敲,得到一些推理或是接近于事实的猜测,并且略加主观发挥。文中所写的不一定是真相,不过是我的观点。同时也算一次再创作吧。
仅供参考,仅供娱乐。欢迎大家批判讨论。
--君义 2011-12-25
既然是解谜,我就不像原著那样倒叙插叙。仅用白话按时间顺序平铺直叙,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失踪案发三年前,赵纤纤只身一人在高考后的假期中来到美丽的乌塘镇学习绘画。谁知道,她的行踪早已被经常睡在她家床下的马骝知晓。马骝知道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便尾随赵纤纤来到乌塘镇。
赵纤纤租了画室附近的阁楼住下。老房子,老鼠多,到晚上一个人经常听到老鼠活动的声音,很是让人害怕。
绘画老师留着长发,很有艺术气质,他对赵纤纤也是非常关心,赵纤纤对他印象也很好。正常是晚上八点下课,不过纤纤还没完成让人满意的作品,长发老师在旁边指导,直到十点左右。
时间不早了,人也就困了,神志不清了,不小心就犯错了。长发老师出于冲动对纤纤强暴。
纤纤无力挣扎。做完后,画家意识到了自己不对,向纤纤忏悔,并告诉她是可以做处女膜手术的。画家自己出了手术费。当夜,画家把她留在自己家住下,陪她说话。纤纤没有反感到要报警,也不是很高兴,只是冷冷的接受。
哪知,这一切都被无时无刻都在跟踪纤纤的马骝看在眼里。
马骝本来已经忍无可忍,不过他有一条准则:一件事如果没有十一成的把握,他是不会去办的。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他能自由出入纤纤的家,不断跟踪纤纤而不被发现,足以证明他心思缜密)
第二天,画家陪纤纤去做那个手术。
第三天,纤纤没来上课。本来想去她的住处去看看,不过当天有些忙。第四天,纤纤没来上课,他还想去看看,不过他害怕,害怕她自杀了或报警了,所以没敢去。画家心虚,总觉得有谁在跟踪他,平时走路时也就特别小心周围的人。第五天,纤纤还没来,并且画家看到纤纤失踪的告示。画家那一期的课都没上完,就逃之夭夭了。
幸好他没去,否则他会死得更惨。(马骝在等着弄死他)
当时,赵纤纤回到阁楼,开门的瞬间,被捂住口鼻,晕了过去。醒来,就被老鼠包围了。看到眼前变态的马骝。想喊,不过嘴被堵住了。
她被关在阁楼的衣橱中,眼前一黑,听到上锁的声音。
马骝坐在衣橱前面,用一种深情的语气说道:
我会用整个晚上凝视你的照片,隔着镜框亲吻你,如果不把你的照片装进玻璃镜框的话,我的吻会将你的身影弄湿,会弄湿你的红裙子。我想你,一直在爱你,我跨越城市,走遍千山万水,只是为了找到你,只要靠近你,我就心跳不止,我只能用恐惧占领你,找到你,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杀死你!
(引用原文,后来,马骝都是在不断重现杀赵纤纤的场景,故用相同的台词)
很长时间过去了,马骝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疯狂的打开了衣橱,赵纤纤早已血肉模糊。他驱散了鼠群,抱着赵纤纤疯狂的亲吻,尽管她已面目全非。他不断地说着:“对不起。。。我爱你。。。”(有些玷污那首好听的歌曲哈。。。)
他随手拿起一把剪刀,在木墙上用力的刻划了几个字:这一次,你离开我,就不会再离开我。
马骝清理了现场,收集了赵纤纤的遗物,找到两张绘画练习作品。一个是自己抱着罐子站在河边,另一个是长发画家。他怕有人来调查,就连夜带着尸体跑回老家。在老家呆了三年。
案发一年前,画家觉得精力充沛,赵纤纤失踪案也没人查了。所以就重新到乌塘镇办班招学生教画画,
马骝的“赵纤纤”逐渐变成的了一副骨架,对马骝不再有吸引力。于是马骝就臆想赵纤纤还没死,好像是三年前,刚刚去乌塘镇学画画。于是他也要去。他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他也自己扮成赵纤纤,去学画画。他把赵纤纤“征服”的经历让他难忘,他想让历史重演,不断重演。
不过,他随身一直带着那个赵纤纤遇害时穿着的的带血的红裙子。这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标志。
他买了一条与赵纤纤的那条款式相同的裙子穿上。
7月1日,马骝拿下了无辜的浣玉。他把她当成了赵纤纤。他看着赵纤纤留下的画,觉得表达的意思是“她想和罐子一同沉入河中”,于是把浣玉装进罐子,丢入河中。(在15号前)
马骝看到画室招生,他去了,一眼认出了画家,不过好像没见过。画家也一眼认出了赵纤纤,不过连惊讶也没有表现出来,也好像没见过。画家就正常的教画,马骝学画。马骝完全进入了角色,回去后还不断练习绘画。他有时是马骝,有时是赵纤纤。
学习过程中,马骝认识了莫非。他一面以赵纤纤的身份和她成为了朋友,一面以马骝的身份认定这个穿同样款式红裙子的女孩也是他追逐的“赵纤纤”。(变态者的心理总是难以解释)
她们经常一起走,还曾把流浪猫送到盲人家。
他无法忘记那个他“征服”赵纤纤的地方。他进入了现在是画家寝室的阁楼中。(门锁神马的应该不是问题)这时屋中没人。看到他留下的笔迹,满意的又用剪子刻了一遍。他没注意,这剪子就是当年他用的那把。他打开了衣橱,里面都是戏服,还被老鼠咬破了不少。“这里老鼠还是这样多。”他想。
7月15日晚,赵纤纤与莫非同行,莫非突然失去了意识,醒来后,看到周围都是老鼠,大叫一声(被邻居听见),马上被堵住了嘴。她看着赵纤纤把铁门关上上锁。随后却听到一个男人的声音:
马骝坐在衣橱前面,用一种深情的语气说道:(原文略,还是那段话)
觉得里面的人没气后,马骝把尸体的衣服脱光,尤其想留下红裙子。然后把尸体放在醋中浸泡。几天后,就可以装罐了。
马骝回到画室附近的阁楼一楼睡觉,那里的环境好些。
盲人的孙子善抓老鼠。根据他多年捕鼠的经验,这座高处的阁楼附近老鼠众多。7月16日早上,他来到这里。他通过一种特殊方法(不了解,不过觉得应该会有这样的方法),好似捅了老鼠窝,老鼠四散逃窜,在地面上都有好多在跑。他抓起老鼠来。一个全身是血的大老鼠裹着的裙子跑了。由于老鼠的逃窜,不知怎么,从屋中带出了一张渔网。盲人孙子看这渔网破旧,几乎是废弃的。不过自己家贫,或许能有些其他用处,于是就拖着渔网回家。走到半路,看到渔网上还挂着两个带血的红裙子,他没有细看,就吓得把整个渔网扔进了河中,跑了。
马骝早上刚回到高处阁楼,发现老鼠四窜,看到盲人孙子在远处跑着。他知道盲人孙子见过这红裙子,很可能也发现了作案现场,最可恨的是,他的三条红裙子都没了。马骝怒不可遏。
几天后,马骝向盲人孙子下毒手。其实,每次马骝作案前,盲人老者都有预感,这个无法用科学解释。二胡的曲调抒发着他无奈的心情。那晚他听到有人喊“爷爷”,是因为就在不远外的阁楼上,他的孙子真的在喊“爷爷”。
马骝把画龙关起来后,觉得自己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那么他来这里后已经害死了四个人(他认为画龙也死了)。而还有一样工作没做,那个当年强暴赵纤纤的禽兽,马骝曾发誓也要他喂老鼠。
警方在严密排查,他的时间不多了。不过他依然谨慎,扮成女子模样,躲避侦查。几天后,他亲眼看到画家上楼进入了阁楼。他又回到了该楼的一楼,那个他曾经住过的房间,在里面把自己打扮成赵纤纤的样子,想给画家一个“惊喜”,让他死在自己曾经强暴过的人的手里。
后半夜,赵纤纤(马骝)手中拿着利器,上楼敲了敲画家的门,门竟是虚掩着的,里面一片漆黑。一会儿后,他借助微弱的月光,在房中找了一圈,不见人影。在一面镜子前,他看着镜子,镜子里,自己的身后,竟然站着一个女人,穿着古装红裙子的女人。他不认识她,她就是那个茶馆里唱戏的戏子。
突然,这个女人搂住马骝,一把不是很锋利的剪刀插入了他的胸口,鲜血喷出,镜子被血染红,两人都看着镜中被血模糊的血腥的一幕。
“纤纤,终于你来接我啦,我这就跟你走,我们在地狱再续前缘。。。”这是个男人的声音。
马骝没气了。另一个男人的声音响起:“我早就想到,你不可能是赵纤纤。”
没错,戏子,这个男的,就是画家本人。
两年前。画家在别的地方混不下去。又回到乌塘镇,扮作戏子,天天到茶馆唱戏。他早年确实跟一个唱戏的女子好过,不过那人红颜薄命,英年早逝。画家留了她很多唱戏的服装。凭借艺术天赋,他学会了唱戏,学会了扮成女子,并且有时就陶醉在那个戏子的角色中。(京剧中男扮女装一点也不奇怪)。一年前,画家一边唱戏,一边办班,收入不菲。
画家已经发现墙壁上的字被重新描过,就知道会有事发生,这个赵纤纤很可能会来报复。于是每天都不敢睡在房间的床上,而是扮成戏子,睡在一个更隐蔽的地方,却也常常彻夜难眠。
现在,他看着手里的这把带血的剪刀,有感而发,用娟秀的字体写了一首诗,更增添了整个案件的神秘,不可捉摸。
当晚他处理了现场和尸体后,第二天在茶馆做了告别演出,将剪刀和诗留在了更衣室。从此销声匿迹。
(终)
附:
一、原文Bug
1.
老鼠吃浣玉,15天没消化?老鼠体内的人体组织是莫非的更合理。
2.猥琐大叔入室抢劫,中写到“案发之前的一个夜里”,“案发”无从所指,后面又写到“很长时间后”“第二天”。所以一定不是指莫非失踪的案子。只能认为作者写这句话时欠考虑。
可以改成“不久前的一个夜里”
3.
赵芊芊裙子上遗留三年的血迹还能鉴定血型?
二、疑点解释
1. 画家阁楼中被鼠咬破的戏服又指什么?
那些是他留作纪念的真的戏子的戏服。
2.
如何确认画家与戏子是同一人?
我当然没法确认,不过根据得到的材料,可以如此推断。
(1)审问画家的是画龙和包斩,审问戏子的是苏眉和梁叔,正好错开。如果有人同时见到这两个人,应该能发现蹊跷。
(2)画家与戏子同时消失。
(3)戏子说过:“嗯,我愿意为他杀人。”以及戏子留下的诗,带血的剪刀,可以推断,戏子杀了人。我认为就是杀了马骝了。而后马骝人间蒸发。如果他对赵纤纤还有感情,就还会继续袭击红裙少女。不过此后貌似没有此类案件了。可以推测马骝已亡。
3.解释这段对白
苏眉说:7月1日晚上八点,还有7月15日晚八点,你在哪里?
戏子:我在茶楼唱戏。
画室晚上八点关门,不证明画家需要一直在画室直到关门。从追查猥琐大叔的过程可以分析到,画家只教课到下午。晚上他可以去唱戏。
4.戏子说“她跟我学过戏”。
赵纤纤离家时也只说要学画,没说过要学戏。要学戏的话,应该会提及。当然也不排除顺带学戏的可能。戏子说的“学戏”指的就是向画家“学画”。
5.画家透露的和戏子的隐私事情纯属扯谎。画家曾强暴过赵纤纤,也是罪犯之一,他当然要扯谎。
6.盲人孙子与马骝的生活并无交集,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老鼠”,盲人孙子捉老鼠差点发现,或发现了作案现场很可能是马骝的杀人动机。
7.解释“你离开我,就不会再离开我”
这话只能是马骝说给赵纤纤的,意思是,你死了,尸体就可以一直陪在我身边。
也由此推断三年前作案地点是现在的画家住的地方。
三、评价特案组的行动
此次行动可以说是特案组最失败的一次。警力不足,警员不够专业都是原因之一。得到的线索过多过杂,也把自己搞晕了。
梁叔从头到尾作出的推理,尤其是|“四赵纤纤论” 都愈加令人迷惑。就“现在的赵纤纤是别人假扮的”这一条说对了。最后把强奸赵纤纤的罪责推到盲人孙子身上更是没有道理。
其实画家和戏子这里疑点最多,然而他们却没有深入调查。只是认定了老鼠与红色,反而把兽医和盲人变成重点看护对象。正是这两个好人救了画龙一命呢。
再说画龙,全案最大败笔。太自傲了,不带枪,觉得自己了不起,一个人去调查。结果被罪犯轻松撂倒,差点没命,还打草惊蛇,再没法抓住罪犯。
解答他们列出的十条案情疑点:
1.明显。
2.这个可以测到的。应该是吻合的。也假定吻合。
3.4.毋庸赘述
5.高处阁楼本来就是老鼠窝。他曾去过盲人家,也曾在那里偷到许多老鼠
6,7,8不解释。
9.推测为三年前住在画室旁阁楼上,也就是现在画家住的位置。现在住在阁楼下层。作案在高处阁楼。
10.用坛子只是马骝受赵纤纤的一幅画启发想到的处理方法。
收藏于 2014-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