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情”字,扰了多少人,多少时光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很久以前便知道这句话了,却也从没花费时间精力去探究它的出处。

今天,偶然因为一节课,我得知了它的来源——《牡丹亭》。

牡丹亭


从头至尾,从始至终,一个情字,贯穿始末。然而,这期间的曲折,又怎能简单概括!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杜丽娘

这是出自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的题记。仅仅几句的内容,便令人心碎。

古往今来,“情”,这个字眼,困住了多少人?又因为这个“情”字,留下多少生死离别的惆怅,和两人难舍难分的佳话?


而我想,这个“情”字,一定是简单而纯粹的感情的象征。也正是因为它的纯,它的柔,令人动心,令人费神,令人难忘。

简单而纯粹的爱情,谁不想拥有?

能够穿越生死,又令人死而复生的强大情感,谁不想一试?

然而,世事皆在眼前。

生,怎欲死?死,何能生?

且现实古今中的生活,都占据了大多数人的时间和精力,又有几人可以拥有一份纯洁而美好的爱情,不受金钱、权力、地位的左右,长久而如细水流淌?

所以,难免的,我们对美好的感情生出期待,生出羡慕,生出想象。没有现实中的穿越生死,那就索性自己构思,自己沉醉吧!


曾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蝴蝶化身,曾有“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曾有孟姜女哭长城的凄惨难舍,曾有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文人诗意之爱,曾有,曾有,有无数的缠绵之情,留在了一代又一代的世人脑海。

然而,这能够穿越生死、唤醒鬼魂的情,这部《牡丹亭》,却如此出众,如此独特。

杜丽娘的因梦而逝,因唤而现,因情而生,让这名女子披上了神话般的色彩。本是传统封建教育下的传统女子,本是柔弱惹人怜的大家小姐,却在地府小鬼们的质问下,斩钉截铁般声明柳梦梅的字,又在皇帝面前有理有情,动人心弦的证明两人的爱情,自己的身份。
杜丽娘与柳梦梅

这是一个传统女子的巨大转变,是当时社会下几乎无人做到的勇气行为。

没错,所以,她存在了书里,留在了人们的脑海中,也记在了人们的口口相传中。

一部《牡丹亭》,道尽爱情的巨大力量,道尽常人的无限期望,也述尽追求不得的现实无奈。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今天的社会,今天的生活里,真情却也依旧难得;纯洁的爱情,却也依旧只是少数;能够天长地久的陪伴身旁,却也依旧难以实现。

但是,人生路还长啊!

前路漫漫,我们还有数不尽的时间;众生芸芸,我们还有见不完的缘人;世事件件,我们还有料不到的意外。

所以,不如怀抱期待吧!

古时的长久爱情不多,却也从来不少。现世的真正爱情不是人人都有,却也从来都在。

那么,若你身边有一人正相陪伴,记得细水长流;愿你们天长地久。

若你此时还是孤身一人,记得对自己温柔相待;望你努力进修,提升自己层次;愿你今后凭借自身魅力,遇见那个,适合你的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那天数学李老师微我:“笑笑妈,跟你约稿[调皮]笑进步离不开你的付出和关注,能总结一下你的做法,给其他家长...
    笑丁妈阅读 653评论 0 3
  • 昨晚参加了俱乐部会议并且进行了备稿演讲,稿子依然是今天匆匆写的,今天状态也一直懒洋洋的. ..分析了总是做不好备稿...
    微景洞天阅读 82评论 1 0
  • 时间总是教人把好的都记得,当初没什么没有好好说再见呢。 有些人有些事匆匆地从我们身边溜走,一别就是永远,来不及跟他...
    石头喃喃阅读 628评论 1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