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

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作者解释: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原诗:《草》这首诗原来的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原诗的后面还有以下内容: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创作背景:相传《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十六岁时作的一首应考习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一定要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解读:草的平凡与伟大

草是平凡又伟大的。

草是平凡的。不论是在田野里、山上,还是在石头缝中,我们都会看到他们的身影。因为它们太平凡,人们往往会忽略掉他们的存在,而他们依然按照自然的规律,年复一年,生生不息。

在这首诗中,草是平原上的草,一望无际,所以用“离离”二字,表现草原上草的广阔,无处不在。

“一岁一枯荣”诗人眼前长着野草的平原很茂盛,很有生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诗人并没有局限于眼前,他想到了季节的变化带给草的变化,草在春天是“荣”,而到了秋天冬天,草就会变黄,就会枯萎。野草在一年中春夏荣,秋冬枯,年复一年。这是自然的规律。

“野火烧不尽”变黄变枯萎的小草很容易会被火点燃,地面上变得光秃秃的,但是小草并没有被野火烧死,并没有被野火烧完,野火烧的只能是他的身,而他的根在土地下默默积蓄着力量,等待时机的到来。“春风吹又生”到了春风刮过那一片土地,那就是他的机遇,他会趁着这春风再一次造就自己的身,再一次成长,显示出勃勃生机。

小草年复一年绿了又黄,在这样年复一年的自然力量驱使下,他也会遇到他生命中的考验——野火,野火将他枯黄的草叶烧尽,在地面上显现出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然而在地底下,他的根还顽强的活着,他没有因为草叶的离去而消沉,而是默默积蓄力量,等待着自己的重生!

无人搭理的小草在自己的生命中都会遇到野火这样不可预见的挫折,更何况处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上的各色人等,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都会遇到不同的考验,你是被挫折打倒,还是像小草一样积蓄力量等待时机重生,一切都取决于你,取决于你的心态,要生还是要死,积极还是消极,都不是他人所能左右。

大自然的一株小草,尚且留恋这世界的美好,经受住挫折重生,要在这世界上留下他的一抹抹绿,这种对生命的渴望、珍惜,是值得每一个人去敬佩的。

在我们遇到挫折考验时,也应向小草一样,要有一颗不屈不饶,积极向上的心,这就是我们的“不死的根”,有了这顽强的根,什么样的坎也能挺过去!

字词解释:离离:盛多。

岁:年。一岁指一年。

枯:枯萎。

荣:重返生机,与枯相对。并不是茂盛的样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