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太平天国本是曾国藩建功立业的良机,为何却变成了回家守孝三年

在万分艰难中,曾国藩几乎可以说独立苦苦支撑着大局,湘潭大捷后不久,咸丰皇帝一纸诏令,调湘军驰援太平军势盛的江西。曾国藩在江西更是焦头烂额,一边要到处与太平军作战,一边还要跟腐朽的江西官场周旋。江西巡抚陈启迈看不起曾国藩一个在籍侍郎,他仗着手中掌握的湘军的饷源,自己不知兵,却胡乱调遣湘军,发布命令朝令夕改,搞的湘军将士怨声载道。更是对曾国藩呼来喝去。

曾国藩感到这样下去湘军将面临无法正常作战的境地,于是一封奏折参劾了陈启迈,咸丰帝很快将陈启迈革职。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又重复了湖南的经验,这次参劾不但没有使其他江西官员束手,反而令他们变本加厉。接替陈启迈任江西巡抚的文俊行事一如陈启迈,江西官员在他的率领下处处给曾国藩下绊子设障碍。

咸丰帝虽然表面上对曾国藩有所支持,但实际上提防有加,一直不肯授予他实权,这让一心报国的曾国藩非常寒心。他想挂冠而去,一走了之,但是又不甘错失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因此内心矛盾、痛苦挣扎。这是他一生中精神最煎熬的时期之一。一向对曾国藩多所讥评的王闿运,在编写《湘军志》时,也在日记中对曾国藩深表同情:“夜览涤公奏,其在江西时,实悲苦,令人泣下。涤公言: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见贼船之上驶,则绕屋彷徨,《出师表》无此沉痛!”

正在这个时期,他接到了父亲的讣告。这个噩耗此刻反倒了摆脱困境的曙光,他上疏要求回家守孝三年,不等皇帝的回复,便把军队抛在江西,径直回到了湖南老家。皇帝当然不会批准他在家守孝三年,在回复中催他立刻回到军中。曾国藩便一股脑地把自己压抑已久的愤懑都说了出来,期望皇帝会授与他职权。还直言不讳地表示,如果皇帝不给他督抚之权,他就只能“在籍终制”,就是说不复出山。

没想到皇帝却和曾国藩较上了劲,偏偏不答应他的条件。适值此时天京内讧之后,太平军内部分裂,势力大衰,看起来已经指日可平,有没有曾国藩好像也没有大碍。于是咸丰帝顺水推舟,在折子上批了三个字“知道了”,批准了他在家守制三年,实际上解除了他的兵权。

这当头一棒把曾国藩打蒙了。他万没料到苦战数年竟是这样一个结果。更让曾国藩痛苦的是,建立不世大勋这千载难逢的良机眼睁睁地从自己眼前溜走了。此际正当太平军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而他偏偏在这个时候回了家。

在他离开军队这段日子,湘军攻陷九江,他的许多部下,都因军功飞黄腾达。比如以知府投身于他的胡林翼早当上了湖北巡抚,以千总这样的低级军官身份加入湘军的杨载福也已经升为二品提督,杨载福、李续宾皆赏穿黄马褂,官文、胡林翼皆加太子少保,一时荣耀无比。只有他这个湘军创始人冷冷清清呆在家里,仍然是一个在籍侍郎。曾国藩虽被视为理学名臣,但功名心一向极炽,失去这个永垂史册的千载良机,他怎么能不懊悔莫及!

原本自认修为良好的他这回也有点挺不住了,举动大异常态,整日生闷气,动不动就骂人。一年之中和曾国荃、曾国华、曾国葆都发生过口角。弟弟们走了后,他又开始骂几个弟媳妇。语言粗俗,蛮不讲理,理学家的风度竟而荡然无存。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本书讲述了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还揭露了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遭遇过的五次重大挫折;与左宗棠的纠结和情谊;收入与支...
    浪里行舟阅读 4,227评论 0 53
  • 人蠢不要紧,只要肯努力 1811年11月26日,在湖南湘乡白杨坪村曾家,大名鼎鼎的曾国藩出生了。 他的祖父曾竟希前...
    朱侃侃zkk阅读 1,440评论 0 3
  • 本文为全书第二卷的笔记,讲述曾国藩离京回乡,筹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的经历。其中穿插了曾国藩几次兵败自杀,对弟弟的照顾...
    ADer笔记阅读 1,053评论 0 0
  • 注意: 1.转让的APP必须是已经上架的APP 2.转让前确保 没有 准备提交的版本 3.转让前确保 没有 测试版...
    留学生行思录阅读 1,070评论 0 0
  • 身体抱恙,输了两个小时的液,还顺带做了雾化,回家照照镜子,一脸蜡黄,居然没有红血丝了,满脸的血管里充满了偏...
    红尘小妖阅读 27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