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的叶子把阳光挡起 投下的影子摇晃记忆
想象着此刻若能再相遇 你会不会忘记了过去
在这阳光肆虐的城市 潜藏着另一个自己
谈天说地聊着都好风趣 关上了门自己怕自己”
一个人能有多伟大,也是数字是最好的诠释。德克-诺维斯基,终于用19年的时间得到了他生涯的30000分。
今天,在与湖人比赛的第二节开场一分多钟的时候,诺维斯基底线干拔出手,篮球应声入网。十几年如一日的后仰跳投,犹如德国制造的机器一般,严丝合缝,一丝不苟。诺维斯基39岁了,在这可能会是他最后的一个赛季里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从此NBA三万分俱乐部也多了一个“外国人”,你可以看一下这个俱乐部成员的名单:“天勾”贾巴尔(38,387分)、“邮差”卡尔-马龙(36,928分)、“小飞侠”科比(33,643分)、“篮球之神”乔丹(32,292分)和“上古神兽”张伯伦(31,419分)。
今年即将年满39岁的诺维茨基于1998年进入NBA,今年是他第19个赛季,生涯一共打了1376场,场均得到21.8分、7.8个篮板和2.5次助攻。诺天王是小牛队史的头号球星,获得的荣誉有:2011年总决赛MVP,2007年常规赛MVP,12次全明星,4次最佳阵容,5次最佳第二阵容,3次最佳第三阵容,并且带领小牛拿到队史第一个总冠军。
当时光匆匆飞逝,当你回想30年前,那个笑起来露出大白牙的小男孩走上网球场的时候;当你回想23年前,霍尔格找到诺维茨基的时候;甚至是19年前,德克离开家乡独自来到达拉斯的时候;没有人能够想到,他会走到今天。
1999年的新秀赛季,场均只有8.2分,远离故土与家人,却又无法打开一片新天地的德克甚至一度找到老尼尔森,“我觉得我想回家了。”可是,老尼尔森只是轻轻的对他说:孩子,你只是想家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老尼尔森就像慈父一样,这个人没架子,年轻的时候是混不吝,经常在楼上把窗户打开了冲底下撒尿,从底下经过的路人,老了以后喜欢孩子,特别喜欢有篮球天赋的孩子,那真是如同慈父一般。“从第一天的训练开始,我就知道我们拥有了一位明星,”老尼尔森直言自己从未怀疑过诺维茨基的能力,“我们爱他,我告诉他,别害怕犯错,别害怕有困扰。”
从那一年的第一分,到今天的第30000分;从20岁的青涩,到今天年近40的淡然。与他们是分不开的吧。一群美国人和一个德国人(霍尔格,诺维斯基的启蒙教练后作为经纪人一直陪伴着他),他们的宽容、信任与从未间断的鼓励支持造就了他,让他从一个德国小镇的孩子成长为“诺天王”。
只是他并非典型意义上的NBA超级巨星。达拉斯这个城市里没有随处可见的他的巨幅海报,不会总有人津津乐道他的传奇与故事。可一旦你坐进美航中心球馆,身临其境的去聆听每一次的欢呼,去看每一声“Dirk”背后写满期待与满足的脸庞,你便会知道这座城对他是怎样的礼遇。
大约十年前,我记得人们对他的评价并不如今天这般温柔。彼时我们因为姚明进入NBA而对篮球产生巨大的兴趣。我始终记得2006年科比遇神杀神,佛挡杀佛和总决赛韦德的成名之作。
也许2006的总决赛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但2006年的总决赛,对于28岁意气风发的的诺维斯基来说,总冠军也许没那么艰难。那时的他,早已成为联盟中令人胆寒的得分机器,他场均用接近5成的命中率斩获26.6分,外带收走9个篮板。而“大鲨鱼”奥尼尔,似乎已经巅峰已过,不复禁区霸主之名,而三年级的韦德看上去似乎还稚气未脱。
事实却是,总决赛上,韦德犹如上帝附体,打出了不逊于篮球之神迈克尔-乔丹的伟大系列赛,同时裁判的哨子也没有站在过达拉斯人这边一次。看着韦德一次次对篮筐的冲击,看着韦德一次次站上罚球线,达拉斯小牛与诺维斯基无力回天。
杰森-特里倒地痛哭、泣不成声,诺维茨基在终场哨声响起时踢飞了篮球,丢掉了近在咫尺的冠军,他第一次品尝着如此锥心的痛楚。
“我恨自己,在生死时刻的表现,不像个领袖!”诺维斯基的语气决绝。
随后的一年,德克-诺维斯基率领全队卷土重来,球队以67胜15负的战绩睥睨联盟,诺维斯基得到了他人生中第一个MVP,这也是第一位欧洲籍的MVP。
随后的故事更加残酷。面对达拉斯小牛,诺维斯基的恩师唐尼尔森麾下的金州勇士上演了一次伟大的黑八奇迹。
一时间,德克-诺维斯基被口水与讨伐声吞没,远离篮筐的攻击方式让他饱受质疑。“软蛋”的帽子就在那时扣在诺维斯基的头上。他想打破质疑,为自己正名,可这条路仿似遥遥无期。
2008年,达拉斯小牛首轮游;
2009年,达拉斯小牛止步半决赛,
这些远远不是诺维茨基所遭受的全部,更艰难的是他要面对的自己内心的动摇,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重新审视,是对自身能力的重新评估。
当1998年,当不满20岁的诺维斯基跟随着恩师霍格尔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时,他绝不会想到他的篮球之路将如此时这般满是荆棘。
自古英雄多磨难,也许他可以抛开达拉斯这座城市,去寻找更伟大的队友;可他没有选择这条路,他背负着的不仅仅自我的认同感,还有整个城市,整个德国,甚至整个欧洲对他的期望。
于是2011年的西部决赛,诺维斯基面对雷霆三少仅仅用了15次出手便换来48分。不仅仅是那一轮系列赛,在那年季后赛的两个月里,他始终是联盟最好的球员。
那年总决赛里,在面对建队第一年的热火三巨头,在不被任何人看好的情况下,诺维斯基大杀四方,比赛的最后时刻,面对波什单打成功。你可知道,那些招式,那些“金鸡独立”他已经演练了多少次。最终带着一群渴望圆满的老兵上演了亘古流芳的传奇。
当诺维斯基发出这样的声音,当他一次次用高难度的招牌动作完成得分,大声地咆哮激励队友,当38岁的他在那个系列赛里场均以接近五成的命中率砍下20.4分,他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诺维斯基,他已经成为真真正正的“诺天王”。
夺冠后的诺维斯基声音颤抖的说:
2006年的那次总决赛失利,成为了我挥之不去的梦魇,我时常夜半在梦中惊醒。我一直没有看录像,直到总决赛前。过去13年里,我一直受到抨击,谢天谢地我能在一年之内让所有这些负面评论都成过眼云烟。
2010年的7月,诺维茨基与小牛续约的关口,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降薪,本来可以拿到4年9600万的顶薪合同,但他同意了只有8000万的合同。因为他说,希望球队用这些钱来招揽更好的帮手;因为他说,不是没有别的球队抛来橄榄枝,可是我的心在达拉斯!
择一城而终老,孤独艰辛,却也更能品尝成功的不易。
去年季后赛首轮第四场,当比赛几乎失去悬念,司机拒绝了卡莱尔让他休战的要求,他鼓着掌为球队打气,回到了场上继续投入到了战斗。一幕幕画面,让人们心头划过一丝酸楚。
“我打球是为了赢球,我竞争是为了赢球,我们觉得我们已经在场上付出了所有。”
终于,你们都走了,留给我们的,也只有这些数据。该走的不该走的,都希望都机会再见,,想想以后再无机会看你们打球,不禁潸然泪下。你终于要走了,我们也再无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