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会伤人》花了6.19个小时看完了。读书可以认清并找寻真正的自己。这本书的前言说:这是一本温柔的书,也是一本有用的书,我不否认它是有用的,但我否认它的温柔,它用平淡而有力的文字,重重地敲在了我的心上,它是一本能撕裂你伤口的书。
恋爱
选择让生命有价值,让人生有意义。恋爱,恋爱是一种特殊的选择。
我们无意识中都将恋爱当做了治疗,目的是为了修正我们童年的错误。其表现是,恋人多数时候都是我们选中的理想父母,我们是以理想父母的模型来选择恋人。
恋爱的蜜月期,恋人会扮演彼此的理想父母,因为我们潜意识中都会知道对方需要什么。而等蜜月期过后,两个人的距离近到不能再近时,我们就会将恋人当作现实父母,以前对现实父母的那些不满,现在会转嫁到恋人的头上。而且,在转嫁时,我们就是一个蛮不讲理的孩子。恋爱到深处,我们会变成孩子。恋人越爱我们,我们越不讲道理。
所谓缘分,在心理学看来,可以归纳为一个等式:缘分=恋上“爸爸”或“妈妈”。这是一见钟情触礁的原因,恋爱中,我们似乎回到了童年,但其实,我们是活在一个新世界里。过去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实际上,恋人真正打动我们的地方,却常常是他与父母相似的地方。
生命是一个过程,恋爱也尤其是一个过程,如果只将恋爱视为一个结果,我就是要占有我的爱人,那么一定会遭遇挫伤,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去的生命中充满错误,而恋爱是一个修正的机会,以前有一个不爱自己的爸爸,那么好的,我一定要找到一个和爸爸类似的人男人,让他爱上我...我们心里都埋藏着一个梦想:重复童年的幸福,修正童年的不幸。但问题是,无论我们选中的是怎样一个理想父母,那只是我们的投射。或许,对方真的非常符合自己理想中的父母形象。但对方有过完全不同的生活经历,也有一套属于他自己的理想父母的形象,而你未必符合。恋爱,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重要的人,并且,我们深深地懂得,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人,又能无比亲密地相处。整个世界都是由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独立的人组成,每个人都同等重要。
婚姻之所以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婚姻只是我们过去家庭模式的复制,我们总是在循环,但只要你去努力,就有机会打破这种循环。
爱和分离
恋爱是与家庭分离的最后一步,拒绝分离,等于拒绝成长,再亲密的两个人,也是两个人。 我们要学习无条件的爱,也要学会分离。
爱与分离,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爱孩子,将他养大,就是把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自主的生活。爱与自由,缺一不可,才可以成为自己的人,才能成为自我实现者。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与自由。
夫妻关系是家庭中的NO.1.不管你多么敬爱父母,你终究要离开他们,去过你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么爱儿女,他们也终究要离开你,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而配偶,才是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心灵寄托。
工作和家分离。工作中的规则是权利,其运作机制是竞争与合作,控制与征服。家中的规则是珍惜,能抵达珍惜的途径是理解和感受。家不是工作的延续与补充。将家庭和工作分开对待。家之所以温暖,是因为家里的成员婆婆妈妈,能理解并体贴彼此的那些琐细的感受
交流感受
如果你渴望理解对方,我们要按照对方的感受去理解他,对方是怎么感受的,这才是事实。发生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感受。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任何看似荒诞的事情背后,都有它最真切的原因。如果你觉得它荒诞,很可能是因为你不理解它。交流感受才是配偶,密友等亲密关系进行绝大多数沟通的目的。
言行不重要,重要的是感受。我们要学会聆听。很多时候,我们向别人倒苦水时,其实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并不是去寻找那个人的帮助。我们要做的是聆听,并表达出对他的理解,这就够了。千万不要提出一系列建议,不管那些建议多么有用,我们都会觉得孤独,甚至还会伤害感觉,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请看见痛苦者的痛苦感受,确认他们的痛苦感受多么真实,不要粗暴地进行评判,更不要朝相反的方向说。感觉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
父母和孩子
若一位妈妈想让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在他婴幼儿时,多和他互动,看到他,并带着喜悦,是至关重要的。同情心有两种,一种是对弱者的可怜,但内心同时有一种我很好很强大的自恋。另一种是共情,即,我深深地触碰到了你的感受,进入到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共情能力的建构,来源于能彼此触碰到的母婴关系,而他的基础,是妈妈能看到婴儿的感受。孩子越小,越需要大人特别是妈妈的细心呵护和关注。
足够好的妈妈的关键,就是敏感,温尼科特称“一个真实的母亲对婴儿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足够敏感”。他认为,婴儿最初追求全能自恋感,即,他想怎样事情就会怎样发展。足够好的妈妈,能够很好地满足婴儿对全能自恋感的追求,而一旦这种感觉得到了很好的满足,婴儿就可以接受生命中的挫折,接受妈妈、世界和他不是一体的事实
0~1.5岁培育安全感。
1.5~3岁培育他们的自主能力,尊重孩子的自我探索,但又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他面前。
孩子要形成稳定的安全感,需要一个条件——在3岁前,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没有严重的分离(超过两个星期的分离即为严重)而且与妈妈的关系有很高的质量,才不至于缺爱。
5岁之前的人生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一个人的人格在这一阶段被基本定型。
3~6岁是关键期。如何让孩子顺利度过俄狄浦斯期?核心是,重视与配偶的关系,明白这才是家庭中最有限的关系,亲子关系则不是。父母关系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也是孩子以后进入社会、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模板。譬如,大大地称赞他(她)像爸爸(妈妈)的地方,告诉儿子(女儿),你快赶上爸爸(妈妈)了。
所谓倔强,就是一个人的内在小孩对内在父母说,凭什么!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关系模式,形成于一个人的童年,主要是六岁前。这个模式形成后,以后的人生里,我们就会不断将这个模式呈现在现实世界中。所以说,内在的客体关系模式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简而言之,即性格决定命运。
溺爱源自于父母的自恋,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无限制地给予孩子,其实是在无限制的给予自己。与之相反的是真爱,真爱之尊重孩子独立的爱,在孩子不同成长阶段满足他不同的成长需要,懂得放手,接受并乐于看到还自己的自我独立和成长。
适当放手,即父母给孩子制定一个基本的底线——认真生活不做坏事,然后放手让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人生,只在非常有必要的时候才去帮孩子。
一个经常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的孩子,他的生命力是汪洋肆虐的,尽管因为年轻,他会遇到一些挫折,但那些挫折最终和成就一起,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更重要的是,这是自己的”。一个孩子的自然成长中自然会遇到很多挫折,只要大人给孩子自主解决的机会,那么他们会自动培养出高挫折商。
心理学认为,经历的多样性比经历的单一性更好。顺利会帮助一个人形成一个方向的思维,挫折会帮助一个人形成另一个方向的思维。如果总是一帆风顺,那么一个人的思维就容易陷入单向度思维,对事情的考虑容易片面;如果一个人总是遭受挫折,那么这个人的思维也容易陷入单向度思维。最好的经历就是,既顺利过也遭受过挫折,这样的经历会帮助一个人形成多向度思维。
教育孩子的一个原则是,不要只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父母应该明白,孩子的乖张行为常是因为缺乏安全感。要恢复安全感,就必须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如果只是孩子的成长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但如果孩子问题的背后是父母的问题,那就很难解决,除非父母先做改变。最好的办法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家长应该明白,家庭是一个系统,孩子出问题了,必然能从家长的自身找到相关的原因。想要孩子得到改变,整个家庭系统都应该发生改变。
做父母的,应该静下心来,耐心地和孩子沟通,先理解他们的感受,然后再和他们一起决定该怎么做。父母真诚地和孩子一起承担挫折。
最初,我们都是极其自恋的,于是,周围发生好的事情,我们认为是自己导致的,发生坏的事情,也往自己身上揽。好的父母,会用爱和耐心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我们该负责的,什么是不该我们负责的。由此,我们慢慢走出这种自恋。但是,假若父母说,是的,那些所有的坏事情,的确就是你导致的,这个孩子就无法走出坏的自恋。 放弃保护妈妈的想法你不能改变你爸爸,也不能为你的妈妈负责。
父母与子女的糟糕关系,并不仅仅因为极端的棍棒教育,还有很多很多种,最常见的是忽视。
一个人之所以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都是因为对方的反应让他有短暂的存在感,而对方坏的反应,会让他的存在感瞬间崩毁。一个人太脆弱,很少是宠出来的,而多是幼时没被看见。顺父母意的最佳前提是,孩子缺乏存在感,他的价值感有赖于父母乃至社会的认可。
什么叫“愚孝”?即孩子会不惜牺牲自己、自己配偶和孩子的利益,而一味地对父母做出极大的牺牲。最简单的答案是,这是他们能亲近父母的唯一有效方式。迎合者的武器是内疚。所谓迎合的游戏,概括成一句话: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必须爱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这个大坏蛋。所以,如果父母对一个孩子越冷淡,这个孩子越容易成长为迎合者。
婆媳关系是一个谎言,三角关系才是真相,而作为三角关系核心的儿子,是调解婆媳关系的最佳人选,假若他不想自己的家庭四分五裂,他当负起责任来,积极地去调节母亲和妻子的关系,而不是逃避。如果你是长辈,则请记住“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配偶才是你最重要的爱人。
童年的不幸已不可更改,我们应该做的是进行一次“哀悼”。即咨询师先让患者在咨询室的环境下充分地选择一下潜意识里的攻击,然后承认自己童年的不幸,接受这个事实,最后和这个悲剧说再见。
等情绪宣泄出来后,你要把注意力从父母身上移走,回到你自己身上来。父母你无法改变,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越不期望改变爸爸和妈妈,就越有可能改变你自己,你的力量就会变得更强,改变自己也更容易。当然,也是因为那个最简单的道理:改变别人永远是最难的,你只有可能改变自己。
认清自己,做自己
改变的办法,就是认识你自己。
心理健康的基石是直面自己人生的真相,而不是盲目乐观。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心理自我”就是以我们的过去为基础的。与弗洛伊德齐名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则称,一个人的心理,就是由其所有的体验组成的。这些人生的真相,一旦发生,就已注定不可改变。你若想否认这些事实,其实就是在否定自己,我们要学会承认过去,不和过去的任何事情较劲。
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发表演讲时说: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所发出的噪音淹没你内心的声音,最为重要的是,要有遵从你内心和直觉的勇气,它们可能已知道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人生由几百、几千乃至几万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等你老了,回顾一生的时候,你发现最亏待的,恰恰是你自己,那你这一生,就白活了。我选择,我自由,我存在。愿你从现在开始,从那些看似琐碎的时刻开始,活出你自己。
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有谁能比我们更清楚自己的感受呢?
你怎样看自己,你就会怎样看别人。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自我实现的预言。意思是,如果相信自己行,你最后就能行;如果怀疑自己不行,你就会退步。
如果我是出题人……形成这个意识后,我重新站在考官的角度上梳理了一下政治课本。每到一个知识点,我都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出题人,我会怎么考这个知识点。再就是论述题。更高级的考试技巧是,用清晰的逻辑结构、简练的语言把论述题的答案写成一篇篇小作文,让考官读起来舒服。
理想状态: 毫无条件地生活,就是接受自己是个可能犯错的血肉凡躯,并欢迎改变、死亡和受苦。处在至乐中,无论舒服还是痛苦,我们都欣然接受;我们不执着于结果,而能享受和体验充实的人生;我们对于沿途的幸福安适与种种经验充满了感恩之心,而能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嫉妒
每个人第一个最想要的都是母爱。若孩子时不能得到足够好的妈妈的爱,就会形成程度不一的自卑感。自卑一旦形成,就会导致一个矛盾:渴望爱,但当爱真降临时,却又会焦虑紧张到极点。 嫉妒常是一个借口,目的是为了控制情侣、伤害情侣。或者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转嫁自己的自卑感。
瑞士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说,嫉妒狂的自我价值太低,他们因此很需要用嫉妒将这种不好的感受转嫁出去。对他们而言,嫉妒的意思就是:不是我搞砸了我的生活,而是你把我的生活搞砸的。并且,因为根本不愿意面对超低的自我价值感,他们甚至都不能承受恋人对自己的直接否认,而非得需要一个三角关系,即:不是我让你不喜欢,而是另一个人让你不喜欢我。这样一来,就有了两个人去承受他转嫁而来的自卑感。
在第一个谎言中,我们讲到,将童年与父母的关系中产生的恨转嫁到其他关系上是最常见的恶行。嫉妒也是这个道理,那些常吃妻子醋的男人,你可以在他和母亲的关系上找到答案;那些常吃丈夫醋的女人,你可以在她和父亲的关系上找到答案。
切记:如果你嫉妒成性,那么请你提醒自己,这极可能是你的问题,不是情侣的问题。并且,不要从现在的亲密关系上找答案,而应该从原生家庭的童年关系上找答案。同样,如果你的情侣嫉妒成性,那么请你懂得,这不是你的错,你再怎么严格要求自己,都无法遏制他的嫉妒。所以,不要因为他的要求,而一一断绝你的社会关系,那会严重伤害你自己,并且也于事无补。假若嫉妒成性的他使用过暴力,那么绝对要注意保护自己,因为他几乎必然会再次使用暴力。此外,也请理解他,明白他是因为自我价值感太低才这样做。
对物质的追求是对爱的渴望。
爱情
心灵感应就是遇见上帝。任何一种带有心灵感应的爱,都可以让阻断的生命之水重归流动,特别是爱情。
爱是什么?爱存在吗?我最喜欢的说法,是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的“我与你”。布伯说,当我在关系中放下了所有的期待和设想,不再将你视为我的目标或实现目标的对象,我就可能在某一瞬间与全然的“你”相遇。
切记:特别动心的时候,要提醒自己,这未必就是幸福。相反,这倒很可能意味着危险,意味着你渴望重复过去的灾难。这有一个前提,是你必须反省,必须主动借这次强迫性重复理解你的人生。
前人有总结,一对相爱的男女,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一加一等于一,你跟我想象的完全一样,这是激情期。心理学上说,这是情结与情结对上了,其实你看不见我,我也看不见你,但是,你和我头脑中想象的一模一样。彼此都活在幻觉中。第二个阶段,一加一等于零,我的人生痛苦一切都是因为你。婚姻战争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试图改造对方,当筋疲力尽,发现对方完全是另外一个人时,还愿意接受那个真实的他,才是爱。也就是进入第三个阶段,一加一等于二,你是你,我是我,但是我们在一起。
人的内心既有对爱的渴望也有对爱的绝望。当爱的渴望级别很高时,就很容易建立亲密关系,但是如果爱的绝望很深,也不渴望,就很容易成为橡皮人,也就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超级宅男和超级剩女。很多人会认为剩女是择偶标准太高,其实是她们害怕去爱,害怕渴望得不到满足后的痛苦。不让情感升起,就不存在失望了。根据我接触的个案,只要是想结婚的都结婚了,在这一点上,真的可以心想事成。有人说,爱情发生的概率很低,这反映了他内心的局限,因为对爱绝望,范围才会那么狭窄。
人类在寻找另一半的时候往往是在找一种圆满,将自己没有的那部分补足。这是无意识的,而且带有普遍性。人是情感动物,得到的爱越少,爱的空洞就越大,一旦与人建立关系,就害怕被抛弃。现在人们认为爱、性和婚姻是可以分开的,人对感情是有需求的,但是不能用错误的方式来实现。
真正的爱是活出来的,幸福不在于找对一个人,就像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爱是深深的理解与接纳。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深,就不容易审美疲劳。
爱情还是物质,这种选择题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为什么不能先有爱情然后再有物质条件呢?中国人总是在劝那些在婚姻关系中没有爱情的人,别贪心,不可能得到一切。他们一定不会将爱情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但是,真正能够制造安全感的只有爱。
家是港湾,爱是退路。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体重的心理平衡点,其意思是,若无重大的心理事件发生,一个人的体重会一直保持相对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