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里,一大早就能听到指责和咒骂声,而且可以从早到晚都是这样,又或许突然暴发一场没有硝烟的情绪战争,这对我来说都是家常便饭,这使我非常苦恼,因为这离我期待的家庭氛围差很远,在孩子身上,让我看到了家人这种指责的影子。
以前家人情绪化表达时,我也会反击他们,使大家彼此的心越来越远
原来家人指责的动作,还有抱怨都来源于他曾经被别人如此对待,才会有这样的行为出现,世界上所有的行为只有两个目的,表达爱或索取爱,无论你或你身边的人在做什么?说什么,看起来多么过分,多么不可理喻,归其根本这里面的动机不是在给予爱,这是在索取爱,所以当家人出现这样的行为时,我看到他背后更多的是我很懦弱,很需要安全感,很恐惧,他的身上没有的东西,所以他给不出来,是缺爱的表现。
在父母的上一辈人中,他们的能量仅仅能维持一日三餐,没有多余的能量来回应和满足孩子,他们已经尽自己的能力,把他们所认为好的给予孩子,爱之心,责之切,他们在用他们所认同的方式爱着孩子
成年人转化情绪:
第一,先觉察情绪。
第二,理解情绪。
第三,表达情绪。表达愤怒,而不是愤怒地表达
1.说出事实:一大早家婆上来帮细婶带宝宝,我当时看到心里很嫉妒,我的孩子发烧了一夜,也不来关心下,心里觉得不公平,(察觉情绪)我默默地照顾孩子,直到中午家婆外出回来,在和家婆聊天中,我说出了孩子的实情。
2. 说出自己的感受:我与婆婆说,照顾孩子了一夜,我真的很辛苦,听到孩子哭,我也很难受(理解我自己的感受并表达我的情绪)。
3.提出自己的需要:我说我希望有个人能帮帮我,家婆很担心地给我建议。
4.提出具体请求:你能帮我买点药回来吗?婆婆听到后马上去给我买药
那时感觉心里很舒坦,不带标签和评判心多描述事实就能化解很多事情
吃晚饭的时候,儿子讲话有点不清楚,我把他的话翻译出来,却是另外一种意思,家婆听了笑哈哈,我也是笑到不行,我自己本身也是很喜欢这种氛围,看到家婆在笑,而不是在跟我抱怨,我自己更开心了 ,前两天,家公的衣服破了个洞,自己在缝衣服,家婆看见了说他缝的不好,自己抢过来缝,我下来看到了,捏捏家婆的肩膀说:哇!婆婆对公公真好,婆婆很爱公公哦。家婆听完笑得不行,公公在一旁不作声🤗
这个笑话让在吃饭的全场人都乐的不行,哈哈哈哈哈,自己营造出快乐的氛围,很有成就感,滋养着彼此,快乐互相传染。
说起小时候我经常爬树抓知了,跟个男孩子一样,说起小时候玩的游戏,引起大家的共鸣,大家也在一起,回忆起小时候玩的,在说的过程中,大家都是开心地笑着在回忆说,回忆童年时的快乐!是呀,人生中有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我们来游戏人生,人生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