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三岁以前,陪孩子玩游戏、阅读觉得都可以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突然一天发现她开始反抗不刷牙,不敢到小朋友们旁边玩耍,经常和小朋友其争执……我不知道如何去引导?我和孩子父亲都不是善于交际的人,更不会处理各种问题,怎么办?这时候朋友推荐了一本书《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增强了我培养孩子处理问题能力的信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作者:默娜·B.舒尔,博士,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美国亚拉尼大学心理学教授。她为家长和老师们设计的一套"我能解决问题"训练计划,以及她和乔治·斯派维克(George Spivack)一起所做出的开创性研究,为她荣获了四项国家级大奖:一项美国心理健康协会大奖(1982年)、三项美国心理。
这本书介绍的是如何培养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首先是和孩子玩字词游戏,从是/不是、或者/和、一些/所有、之前/之后……开始玩,让孩子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及应用。再次是让我们帮助孩子理解他人和自己的感受,用相关的情绪词汇表现出来,遇到问题的时候,问问别人的感受是什么,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增强孩子的同理心。最后是问孩子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当孩子回答出消极或者非正向的答案时,我们不要否定,再次询问有没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若是回答出比较积极的答案时,一方面告诉他:“可以试试”。另一方面要及时做出正向反馈,告诉他这就是“自制力”等词汇,让他学习到这种行为的“定义”。整个过程是把我们习以为常的隐形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型显性化。在每一个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也许结果不是你想要的,但这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学会了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时间久了加以练习肯定会培养出遇到问题会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
“把药喝了。”
“不要。”
“那我喂你。”
“不要。”
“不喝我就强灌。”
“不要。”
“那你说怎么办?”
“我想你一边给我读着《巴夭人的孩子》我一边喝药。”
幸好最后我问了这一句,让他参与到解决问题中来,我们的需要都得到了满足。在与孩子处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不要纠结如何思考,而是思考什么。
书中比较经典的对话是:
妈妈:“发生什么事了?为什么哭了?”
孩子:“因为A抢我玩具”
妈妈:“他为什么抢你玩具”
孩子:“因为他想玩。”
妈妈:“你为什么不把玩具给他玩呢?”
孩子:“因为我刚玩了一会,他就要玩。”
妈妈:“你不给他玩玩具,你觉得他会有什么感受?”
孩子:“他会生气。”
妈妈:“你能想到一种方法让他不生气,也不抢你的玩具吗?”
孩子:“我可以告诉他我刚开始玩,我玩一会就给他分享。”
妈妈:“你觉得你这样告诉他,他会怎么做。”
孩子:“他会说不,我现在就要玩。”
妈妈:“那你会有什么感受?”
孩子:“我会生气。”
妈妈:“那你能不能想一种办法让你和他都不生气的办法?”
孩子:“我可以和他一起玩玩具。”
妈妈:“为什么不是试试呢?”
处理整个问题的过程妈妈只是提问,没有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引导孩子自己说出问题应该怎么做。
睡前孩子不刷牙,我就问:“他为什么不想刷牙”。他说:“麻烦,想要明天刷牙”。我说:“明天刷牙?这句话好熟悉呀”。他说:“是《小熊不刷牙》里面小熊说的话,”我说:“哦,后来小熊的牙齿怎么了”。他说:“没有了”。我问他:“你愿意像小熊一样吗?”他说:“不愿意”。然后自己去刷牙了。
很多父母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是责怪自己的孩子就是帮助自己的孩子呵斥别人家的孩子,这种主导孩子的想法、不让孩子独立思考的举措是不明智的。我们不能包办孩子的生活、社交和工作,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想法,有能力处理好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的孩子在学习成绩方面表现优秀,而处理问题的时候却完全依赖父母,这种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同样值得我们反思。幸好在孩子还小的的时候我遇见了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