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二胎妈妈说:小孩子有一点没达到自己的要求,我的脾气就特别大想打孩子,控制不住,把孩子吓的,是在家带孩子带的时间长了的缘故,还是有了二胎的妈妈都是这样?
实际上这个情况还是挺普遍的,不管是二胎妈妈容易对孩子发脾气啊,还是特别容易对老大发脾气啊,都是常见的现象。
那么原因有很多方面。
首先,如果妈妈们在家带孩子时间长的话,很容易失去自我而围着孩子转。我们忘记了我们自己曾经是谁,我们忘记了我们曾经也是有梦想有活力的女孩子,现在要为了孩子操心,为了柴米油盐而奔忙。
这种时候,我们可能都不会意识到,我们的潜意识里面因为暂时失去了自我,而感到一种焦虑,以及特别容易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例如:原本可能有些爱好、特长、工作上的成绩是让我们很自信的,但是一旦你当了妈妈,我们的自我评价,就脱离了那些让你自信的因素,而完全挂在”我是不是一个好妈妈”上面。
那这个时候如果孩子没有达到你的要求,或者没有达到这个社会对孩子的要求,下意识的反映就是我不是一个好妈妈。很多妈妈这个时候会感到害怕,自己没做好,或者感到愧疚,甚至是羞耻感。
那么我们社会本身对这些恐惧、愧疚、羞耻的情绪容纳度是不够的,我们不能够很好地觉察到自己有这些情绪,然后安全地表达出来,那我们就会无意识地,可能重复我们父母的模式,就是用对孩子发脾气的方法宣泄出来。
在这个社会里面,女性一向是被要求是温柔贤淑,所以对别人发脾气是不被社会接纳的,只有对孩子发脾气是还能说得过去的,因为我们觉得,是孩子的错,所以我对孩子发脾气。但是如果能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发脾气这个不好,需要改,这个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那么如果想少发脾气的话,其实最根源的解决办法,就是关注你愤怒背后有什么情绪。
因为愤怒其实是一种二级情绪,你在感到愤怒之前一定还有别的情绪。除了我们刚才说的可能有恐惧,愧疚,羞耻之外,可能还有比如说,受到伤害,或者是失去控制的感觉,那我们挖掘出来愤怒背后的情绪之后,再去接纳这些情绪,例如:这种我没有办法控制住小孩的感觉,这是在父母中很常见的。那你可以去接受,你养了孩子,他们有这么多的生命活力,你是没有办法控制住所有的,你没有办法控制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必须按照你的要求的。
抓住大方向不偏就很不错了。这个就是我们说的爱自己,对自己好。我们说女性要爱自己才能爱孩子,不要对自己要求太严格。我们去想像我们的好朋友,如果我们的好朋友犯了这样一个小错误,我们会怎么说?我们很可能会说,没关系的,下次再来就好啦。但是如果是我们的孩子呢,我们可能必须批评他,不批评他以后就完蛋了。那就说明我们其实对自己也是这样的。
你自己犯了一点小错误,或者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你内心对自己你也是这样严格的。所以像对待一个好朋友一样宽容地对待自己,这样你也会宽容地对待你的孩子。
有了老二之后,老大是特别容易承受父母的负面情绪的。想想老大小时候,可能就承担你的情绪或者家里人其他的情绪承担的比较多。那么我们也需要去理解老大之所以在你眼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是因为他很小的时候就承担了很多,所以他也需要被宽容对待,也需要疗愈。
如果能够通过学习去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可能老大也会因此而疗愈以前的创伤,那么他的行为自然会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