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到捭阖第一的题解:凡与人言道,或拨动之,令有言示其同也;或避藏之,令自言,示其异也。我也给了捭阖第一一个题解:唠嗑哪家强,鬼谷找鬼谷。意思是提高表达,找一本鬼谷子,学习其中的方法吧,多去找人实践,不断地提高。
鬼谷子讲什么?三十秒钟告诉我可以吗?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
以上这段话就是鬼谷子的概要,用最快的时间搞定鬼谷子,这段话就够了。下面我们详细说明一下这段话。
粤若稽古,这几个字告诉我们鬼谷子的来源定调是过去经验,考察,思考,整理,总结出来滴。启发我们,总结经验,经验总结。
有人问,我们应该要有参考方向,你是说从你的经验考察什么了?总结谁的经验呢?
这个问题问的好,向谁学经验,圣人。在我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圣人的印象,不同的书籍里面,圣人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印象是模糊的。鬼谷子眼里的圣人具体是什么呢。在我看来,鬼谷子眼中的圣人是有条件,有标准,有要求的。
每个人都有一个圣人概念,甚至很模糊,怎么判断呢?
一、天地意识,二、众生意识,三、阴阳意识,四、存亡意识,五、万类终始意识,六、心理意识,七、变化意识,八、守门户意识。
02
学习圣人,不是纸上谈兵的,而是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应该要有参考方向,这些条件就是参考方向,就是判断标准,这样就可以接近圣人了。
有人说,圣人判断起来很难,甚至所听所看不一定对,一点都不简单,甚至会很累。这些都是基本的客观事实。承认现实,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吧。
有人说,在古代圣人起号召作用,就像电灯泡。他们是鬼谷子眼中的佼佼者,的确有很强的一面。不过,现代大家认识有一定提高了,不用电灯泡了吧。
比如这位的意识:圣人,要懂得,发展的必然性,发展的合理性,发展的利弊性,三点个人总结。并且还下了一个结论,鬼谷子的不一定对,我的肯定对。我认为,没有肯定的,必须的,只有参考的,不管什么猫,抓住老鼠就行。参考是能够学习别人更好的,不是油烟不进,也不是没有主见。
一、天地意识。
一看多复杂,一看其实也很简单,一直在用。简单的说:天气冷,注意保暖。最近感冒的很多,多喝水,别感冒了。
别人反馈说,你可以复杂点 这么简单 我们不是低级小学生。还给出了指导意见:你要用 天人或者地人 或者啥的 尽量做到高大尚。
二、众生意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见,如何去觉?先觉觉后觉,自觉,还是?
对于有人说圣人是电灯泡,我就抛砖引玉一下,就是勇于做个电灯泡,去号召,去提高意识,然后,学会自觉,同时不要丢掉电灯泡,向电灯泡去学习。一句话就是,灯泡哪家强,大家齐充电。
有人说:最好的教育是启发你的思考,而不是获得你的认可。你的思考能成长你的人格和智慧,你的认可只能证明你被洗脑,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尊重自己的头脑的人才需要一言一行的教导。
有人说,大道之理,行与不行在于个人,平时不做好,分享也不一定被你接受,因为根本不懂得诚和信对于自己的用处。诚是实践的时候能否遵循法则的态度,信是自信和信人的态度。信不足焉,不信有焉。诚不足焉,不诚有焉。
有人说,我喜欢有前提的讨论,否则就是自说自话。比如,一个原理,去分析问题,然后举出实例,讲个故事,更可以让学生多说,分享平时的生活,生活就是平常的修为,抓住善勤诚三点。
有人说,平时的谋略怎么出来的,谋策更需要理论推理,只有这样才能使谋策“隐与匿”。
还有人说,文化为时代服务。谈理论是为了提高交流质量。有问题,可以通过案例来分析和回答,有些人就是捣乱的,有些人一点不去花时间研究,只想一下子知道答案,有些人不思考,老是问问问,爱看不看,看不懂,关我什么事。
三、阴阳意识。
有人说,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所谓阴阳,其实要看参照对象,要分彼此。行于阴而取于阳,有阴德也,行于阳而取于阴,有阳德也。修为在于平时,日常之道,阳为始。人生八九平平,成于一朝。修八九之阳为一阴之始。简单的说,就是修日常的阳德,策计谋之阴德;或者是修为阳,故阴德。策为阴,故阳取;或者是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业道酬精、学道酬苦,其实这里没有这么多分类。天地人一道,唯善者善终,唯勤者有德,唯诚者有信。人之道者,生之业也,学之修之,唯精唯诚。
在第一点天地意识中,这个人反馈的这些关键词:复杂,简单;高低;蚂蚁大象;说与做。这几个词已经渗透了,阴阳 变化。我读许老师的《鬼谷子研究》,里面有一节是阴阳变化的角度来考证鬼谷子不是伪书,概括的说,阴阳,从自然现象到抽象,到各个领域,到生活。
做好本分,尊重别人。是的。简单就一起行动,学习吧。
03
有人说,亡什么,存什么?我们每天都在为生活打拼,为了五斗米,我们的圣人在哪里?
四、存亡意识
别人反馈,圣,致力于地。生活不是打拼,这样就错了,而是要乐天。乐天知命,这是圣人境界。就是生活与工作统一,这叫乐天知命。
存亡意识,是圣人具备的其中一个意识,运用的一个意识。为生活打拼,五斗米,这不就是为了生,避免亡吗?这就是存亡意识的运用。
别人再次问到:生活与工作统一就是圣人了,那就是说我们人人都是圣人?乞丐都没有亡,犯罪分子也没有亡。大自然会孕育。是说圣人是自然吗?有存亡意识,你不是说我们的为五斗米就是圣人吗?那犯罪分子、乞丐、恶人、好人都是圣人呀,普通人也是圣人。我更糊涂了,我不明白圣人。
知道存亡就是圣人,是吗?同时举例说明不是这样的。有存亡意识,不一定是圣人,圣人一定有存亡意识。这说明,这八点是一个整体,更是相互影响的。进一步说明了圣人不简单,了解圣人,判断圣人,学习圣人,需要各个角度。
五、万类终始意识
这里重点是终始,一起思考,自由发言,什么是终,什么是始,为什么是终始,而不是始终?
有人说,终是目标,始是最初切入点,联结两点的是各种条件如何筹策。没有终点目标的开始是无意识和无组织依据的。跟目标管理类似,这是筹策的普遍法则,但不是修为方法。
有人说,说到跟做到完全是两码事,在实际生活中能否一以贯之呢?
有人说,我们想办法如何让他人更容易接受?
有人(网络老师)说:像雷锋那样的有几人,理论在举出实例,举例很麻烦,我又没有那个义务。以后会在各大群发送部分案例课件,平时讲太麻烦,主要是时间问题,不是不能讲,随时的讲等于抽时间陪人聊天。当然了,如果大家觉得我讲的都不好,我以后连理论都可以不讲。
关于终始,结合众生意识和上面的发言已经很好的去讨论了终的一些蛛丝马迹和始的蛛丝马迹。比如:一、诚信等,二、做不做的效果,三、教导,故事,四、逻辑的严谨等,五、类别的取向,六、容易程度,七、舍取倾向与平台,八、理论与实用…这些都是终始的蛛丝马迹。那么什么是终?什么是始?为什么是终始?
现在是冬天,并且进入冰冻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下了雪。这时候,你开始做了什么?做什么了?没有做什么?不做什么。是为了什么,这是终。准备做什么,做了什么,这是始。终是弊害,始是趋利。终始就是趋利避害,以一贯之。
不穿短袖短裤,这么冷的天。是为了保暖。是避寒,也是健康.这就是终。可是我看见了有人穿裤衩,在雪地里洗澡,怎么办?这个人说,他习惯了,这样对他来说更健康。看见小孩不穿衣服,习惯了,健健康康的,没什么担心的。以上是两个新闻报道。万类,也有特例,特例其实也是一类。只是少而不能忽视。你是哪一类,怎么筹划,做什么。开始行动吧。
04
有人反馈差点被绕晕,那么,终始,就是为了别晕,绕起来有时候更有利于不晕。多筹策,拐弯,不饶,直直的有时候就会更晕。
终通俗点就是,数学的1+1等于二,不要写成其他。才是对的,始就是,你有一个思想,等于二,做的是数学题,写到规定的位置,大小合适,看得清楚,明白。简单不?有人会说,数学的1+1=10也是对的,(计算机里面,C++。)所以说,还的看属于哪一类 , 等于10 也是对的 。 你和我学的不是一个版本的。就像:以名命物 和 以命物,都是鬼谷子的捭阖第一 里的。
六、心理意识
怎么去练习呢?
这些对话,你试试:
鬼谷子,学这个是干啥的?有人说男的可以变得更帅。有的人说女的可以滋阴养颜。有人说知识仅仅是潜在的力量,真正的人个力量在于采取行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为了劝说他人按照自已的方式思考,你必须成为一个精通结果导向型思维的专家。有人说学习鬼谷子要练习一些推理能力,他注重道数术三方面的观察和应用。1.道是事物发展的变化趋势轨迹,阳始阴终,逻辑上包含了认识的概念(以名命物),规律上又符合自然现象。2.数是事物发展的现象中的一种,它是事物变量规律的具体。他的数理思维不是我们现代的数理,也不完全是易经的数理,这是很多人的误区。毕竟《鬼谷子》更接近认识和实践的方法,它跟数理逻辑是有区别的。就好比哲学跟数学的区别。3术:道术和数术,很明显《鬼谷子》更重视道术,跟很多人喜欢拿着易经数理或者现代数学来讲鬼谷子格格不入。所谓道术,就是根据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利用现象对事物发展加以策动的方法,不是什么奇门之术。他的阴阳法则首先是要认识事物的名这个“名”是架构一个人的思想体系的重要概念。是对事物认识之后的分类定名,所以《鬼谷子》思想首先是强调“认识方法”的建立,也就是一个人如何变得更有思想,更有思维基础的方法,只有具备这种判断识别能力才能架构自己的推理思维,使自己的认识方法和推理方法形成一个稳定的架构,只有这样才能先于事物的反应而察觉事物发展的趋势,自然也就成为众生之先了。
霸道的名字国际学术研究,有的人说,还国际,谁起的,太假虚的。有人说,男人要有追求更高的思想境界的野心,要是这怕那怕,还不如做个小女人呢。
上学,你在哪上的学,有人说,初中就不上了。有人说某某大学中文系,怎么了。
爱好,干什么呢?看电影,你呢?无聊就看电影,找你唠五毛钱的,行不。
有人问,仅仅这样练吗?多角度,不仅仅是认识层面,去练习。可以一个人练,静静的练;互动中练。看着对话,练习达人心。关于上学,上学的学历,这时候此时此刻此地?关于思想境界层次?关于爱好?关于其他的,练习起来。
七、变化意识
新闻里,是否发现振兴农村?脱贫致富,到处都有例子。下乡,这个变化,意识到了吗?你身边的人,有哪些变化?去发现变化吧,然后选择自己的变化方向。这些要是没有注意到,自己有什么变化?
有人对我连续的发问说,你这是见到变化 而没看到变化刚开始时的征兆,所以说你是后觉者 。别忘了圣人是为众生之先的 。
变化到底是什么时候介入好呢?变化前的征兆,变化中,变化结果,新的变化开始,变化在掌握之中,意外之中,还是一直在变,就是不变。变化有层次,先后,可见和不可见的。总之,变化,没有意识到之前变化,或者后觉了,那有什么呢,变化,不断在变。后觉是为了自己慢慢的去独立的先觉,先觉觉后觉,我都不敢称自己是后觉者。在前进着,更需要不忘初心,八论是个整体,面面影响,不可忽视。
更有人发表高深的见解,实际的技巧不是最重要的,如何辨识时机才是最重要的。不该出手的时候,在聪明的出手都是愚蠢的。这里呢主要强调架构个人的认识方法和推理方法,学习的时候不要一下就跑到“术”的圈子里去,这跟《鬼谷子》各篇的顺序也是不符的。揣、摩、权、谋、决,这些都是实打实的,都排在上卷的最后面。变生事,事生谋。不知道变化的规律性怎么先事情的出现来筹策计谋呢?也就是说不懂得变化的规律性就不能察觉事情发展的趋势,你就找不到下手的地方,然后就不知道需要哪些条件,做哪些准备,自然你就无事可做啊。
八、守门户意识
什么是门户?难道是官家的门户吗?
存亡就是一个门户,变化的朕,这也是一个门户。
就像学圣人,是这八个方面。八个方面可以是认识圣人的门户。怎么学?学习的门户,这个人就抓住了要点:大家的研究方向错了,应该研究如何更好的把谋略兵法应用实践,大家却天天在研究理论,个个都是诸葛,张良,在现实生话中又是咋样的呢?
学圣人,就是学他的道,走他的道,就会不断的接近圣人,从古到今,圣人走的就是这一道,这些经验可以概括为八点。
练习:
1.鬼谷的道是什么?
2.圣人的标准是什么?
3.向圣人学什么,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