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荣烈士传略

王德荣,原名王荣德,1920年6月生于安徽潜山市源潭镇田墩村太星组。1947年,山河破碎、黎民倒悬之际,他慨然投身革命洪流,加入皖西支队一大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他随队整编入三十七团,在硝烟弥漫的岁月里淬炼成钢。



1949年3月,怀宁洪铺剿匪战役打响。王德荣所在部队奉命歼灭盘踞于此、荼毒桐怀潜三地的国民党残匪林洵(绰号“林麻子”)部。匪徒百余人龟缩于日寇修筑、后被国民党军加固的一座三层钢筋水泥碉堡内。此堡雄踞山包,底层墙体厚逾一米,俨然一个顽固的铁壳。桐怀潜三地百姓久苦于其暴行,翘首以盼此战荡尽阴霾。




据《怀宁党史资料》所载首长回忆录详述,担负主攻任务的三十七团一营二连与二营六连指战员,在攻坚中付出了巨大牺牲。战斗持续三日,碉堡依然森然矗立。3月27日破晓前最浓重的黑暗里,时针指向四点,王德荣与两名工兵携炸药包向死神盘踞之地匍匐前进。第一包炸药炸响后,碉堡仅被撕开一个浅洞。就在此时,意外骤生,爆破物碎片击中王德荣腹部,一段血淋淋的肠子顿时涌出体外。剧痛如无数钢针扎入骨髓,他咬碎牙关,竟生生将外露的肠子塞回腹腔!血染征衣之际,他目光如炬,毅然点燃了第二包炸药导火索——一声震彻黎明的巨响,一米厚的碉壁被彻底洞穿,炸开一个两米见方的大缺口。林麻子当即毙命于底层,守敌肝胆俱裂。二连、六连战士如怒潮般涌入,扫清残敌——而王德荣,这位以血肉为引信点燃胜利之火的勇士,已永远倒在了自己亲手炸开的曙光入口处,年仅三十岁。



王德荣以血肉之躯为笔,在黎明前的至暗时刻,书写了气壮山河的生命绝唱。其决绝壮举,不仅为胜利凿开了通道,更在潜怀大地矗立起一座精神的碉堡——它昭示着,当人民需要时,真正的勇士将以生命为火种,焚尽黑暗,照亮河山。其名不朽,其节永存,如洪铺山野上岁岁盛开的映山红,无声诉说着永恒的忠诚与血染的黎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选摘) 1946年 1月23日,在曲沃县闻喜庄地区,我67团击退阎顽杂匪一部骚扰,毙伤数十人。 2月16日,我旅...
    建华_fd11阅读 3,764评论 0 0
  • 董存瑞出生在察哈尔省的一个农村里,家境贫苦,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养育六个孩子,董存瑞是家里的长子。由于...
    我的世界_a405阅读 594评论 0 12
  • 王德荣老师的钢笔书法在中国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八届书法大赛中获奖,其中,在第八届中荣获特等奖,“武陵杯”全国...
    碎月随意阅读 5,310评论 2 4
  • 主要人物谱: 梅 玖,山东兖州府汶上县薛家集,秀才。 周 进,山东兖州府汶上县,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 荀玫,山东...
    月照爱琴海阅读 10,619评论 0 4
  • “爷爷,我错了!”王德发光着膀子,跪在吴华城的前面。 吴华城年纪轻轻,仅仅十七岁就当了王德发的爷爷,自然喜不自禁。...
    虎延阅读 41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