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本能

信仰提供了供给需求。在没有法律之前,人们为了规范他人的行为和让彼此更加团结。

人本身就是群居动物,人本身却又是自私的。亚当斯密说,我不相信我吃的早餐,是来自屠夫和面包师的无私,而是他们对自己利益的考量。为了让自己更好的繁衍后代和生存。

让彼此更加团结。通一些规定行为让彼此更加团结,增强信任。何帆老师在以前讲《我们和他们》的时候讲过“人的行为往往不是由本性决定的,而是由情境决定的,但我们在不熟悉别人的情境时,就会一下子跳到对他们的本性的判断。所以,我们很容易低估一个群体内部成员的差异,高估“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差异,这就是我们总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原因。”

宗教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慰藉。当人们满足了生存条件以后或者遭到生活打击的时候会影响人们对宗教的选择。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人们会寻找爱与归属,寻找精神的寄托。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感,这个观点好想听万维钢说过,比如说很多人的幸运数字,最近有一个人新闻就是,货车司机在乞求货车保佑时燃放的鞭炮把车给点燃了。遭到生活打击更是如此,希望面对生活的无常希望有一点自己的小确幸。

即使你高了自己的信仰,你的信仰也不会帮你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我们不知道造物主创造这个世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我们的生命也不是任何一种外在的事业的工具,你不能盲目地相信,"任何重要事物所具有的重要性都来自于真他更为重要的事物",你只能自己创造出存在的意义。上帝也不会免除你的任何道德责任,在至关重要的选择关头,你能够依赖的只高自己的良知相意志。

宗教对人性的洞察,比我的想象的还要更为深刻。宗教伦理的起源在于初民社会的实用主义需要,即需要控制真社会成员的暴力倾向,在他们中间确立起和谐与宽恕习惯。经过漫长岁月的积累,宗教演化出一套卓有成效的方法建立集体生活,关怀人们藏得最深的那些渴望和欲求,宗教能够抚慰心灵、教化人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刚才刷贴吧的时候发现九州要拍电视剧了,《九州·天空城》有一大票女神和小鲜肉,于是很好奇的点进去看了一下,有点和想象...
    王虎牙同学阅读 3,273评论 2 7
  • 小城已经很老旧了,但它依旧延续着老旧的模样。在这里你似乎找不到任何一处地方,或是任何一件东西与所谓的现代有丝毫关系...
    d97ff08d6b12阅读 3,290评论 5 7
  • 2017年11月5日(九月十七) 星期日 晴 每日一语:知识是硬件,思考才是核心的软件,是探索事物的灵魂。(...
    红叶与蓝鲸的美好相遇阅读 1,638评论 0 0
  • 根据近期热播的《神奇女侠》里面史蒂夫上尉说服戴安娜(杀神武器)那一段话来写如何处理关键冲突。同时分析整个影...
    鸣沙石丨写作群招人阅读 3,165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