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

在北京,周末闲着的时候,就爱往潘家园跑,淘点旧书。我素来不藏书,只是爱看书。上这儿来就是打发时间,凑个热闹,图个稀罕,也能贪点便宜;再者碰碰运气,捡捡漏,没准就能见着什么好书。京派作家朱光潜说,“逛古董铺和荒货摊,心情正如钓鱼”,大抵我也如此,只是我气力有限,能钓的到小鱼就知足了。在我眼里,这儿和纽约的切尔西旅馆、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差不了太多,充斥着形形色色的文青、艺人、怪咖、隐士。

潘家园的书一直以来都是摆地摊卖的。苦于我视力不好,往往要猫下腰去看,有商家提供小板凳的时候就坐着仔细瞧,这一圈下来,两眼睛发酸,满手的书臭味,不过能这么踏踏实实地过一天,倒也安心。要在潘家园买点值得收藏的旧书,最好是赶早了去,到了下午大都成捆的卖,买家也大多是拎着麻袋的二道贩子,还能有好书么?有当然还是会有,你喜欢读的书那不就是好书么,但要比早上差几分兴致。

潘家园只有周末才开市,又以“鬼市”出名,早上四五点就开市了。我不在旧书上图利,就不想起个大早,经常是睡足了,吃罢午饭才过去。书其实很难分个三六九等出来,尤其是旧书,需看个人好恶。有的人茫茫沧海苦淘金,甚至不惜一掷千金;有的人不屑一顾、弃如敝履,否则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旧书流入市场了。

如今的潘家园不比以前,古籍善本少之又少,有的也是经过后来修復的,这都紧俏的很,也难免有的商家惜书,不忍得受风吹日晒、翻来覆去,就收了起来,通过其他熟络的渠道交流了出去。珍本孤本那是想都别想,有些旧书上看似标注着“宫廷珍本”等花哨字样的,再看看出版社是啥成色也就能明白个七八分了。注本倒是有不少,是谁批的注就不得而知了。我是最喜欢注本的,只要注的好,管他谁注的我都买,买不起的,翻一翻,开开眼界,也算是不虚此行。

掂量一本古书的厚重,好似抚摩着逝去许久的历史,你真要是痴心于此,每一页都是有无限风情的。我虽是没有到“摊头蹀躞涎三尺,了愿终悭币一囊”的境地,来来往往却也收拾了些许。这一来我本就一介寒士囊中羞涩,不能由着性子来;二则僦居京城,即便是人家送与我,我也不能好生安置,不如就留在摊上,有时间去翻翻也好。好书有那么多,我自然是看不完,也是买不完的。

旧书虽说是旧了些,但基本都是不影响阅读的,许多稀奇古怪的书,未必在店里就能寻得着,买来也不用担心是赝品。古书即便是珍本,恐怕也值不回“山寨”一次的费用,丝帛竹简的捯饬出来,无异于此地无银,当然没有人能信得过了;纸质的就算做成真假货了,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好价钱,仿制难度却又是不小的,能骗过外行的眼睛都难。这恐怕也是很多小众书籍无法得以复刻的原因。

秦时起,历朝历代的封建社会统治者时不时兴起的“文字狱”,既在不同程度上束缚了文化的多元发展,又使许多“异见”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侥幸流落于民间而得以善存的,早已是孤本中的孤本。这些古籍用今天的眼光看,大都并无不妥,反而弥足珍贵,翻印也罢、“山寨”也罢,对于文化的传播,无疑都是幸事。现如今,街头已难再看着修书人了,许多线装古籍散了架、坏了页,就很难进行修復,终了难逃散轶的命运。文史古籍不同于“武林绝学”,是要广为流传的,要都被锁了起来仅供欣赏,那就失去了书籍本来的意义了。这么说来,交易旧书、“山寨”旧书也是有无量功德的事。

打小时候起,我看书就不分内容,只要是能看懂的都看,买书也是一样,全凭眼缘。在西宁工作的时候,也买过旧书,但是没有成型的旧书市场。我习惯周末早上赶着书店开门的时间进去,找个犄角旮旯的地方坐下来,看见什么书就读什么书,磨蹭一早上的时间,到中午买两本带回去读。有年春天在书架最底层偶然看到来新夏老先生新作《邃谷序评》,被先生的认真劲儿所吸引,一口气读完发现已是午后时分,再后来拜读《邃谷谈往》时,听说先生已经走了,倍感惋惜。我读来先生的书不多,也不曾面听教诲,但能断定先生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饱读之士,真正的文人,如今走了一位,就断然是少了一位,怕是难有来者。我转潘家园这些日子,用心看书的,老先生居多,拎着麻袋找书的,年轻人不少。

不啻怀旧,一些老物件受人追捧,展现出老而弥新的魅力,其本身一定是足够吸引人的,只是有的韬光养晦,不易被发现罢了。 其实做文章也是一样,卖过了还能拿出来卖,偏偏还是有人去买,这种文章和文物已经很难辨别了。近来听说,潘家园旧货市场要搬离潘家园了,搬去哪里不得而知。这片全国人气最旺的古旧物品市场真实年龄其实还不足而立,也算是我在京城里的一位“知己”,如今声名远扬、正值壮年,倒下了实在太可惜了。

我宁愿相信这是传言多一些,那巴黎的商贩在塞纳河畔卖旧书有五百年了,也没坏了卢浮宫的景色,反而交映成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曾几何时,潘家园简直就是北京的一张名片,几乎所有来北京旅游的老外都必做三件事——登长城,吃烤鸭,逛潘家园。 收...
    知枝同学阅读 11,199评论 27 99
  • 不少玩文玩的朋友都听说过北京有个潘家园市场,也有很多文玩圈内的朋友来北京的时候拉着我带他们去逛逛潘家园市场。在很多...
    94f3bff9284d阅读 3,434评论 0 1
  • 俗话说得好,风水轮流转,前几年人们流行穿金戴银,你往大街上一瞅,远处远远走来一土豪,为嘛知道是土豪呢,头发亮,发型...
    菱歌上下阅读 5,384评论 3 15
  • 我想象过千百遍将来的生活。在一座二三线城市,我们有一套不大不小的房子,够我们养一个孩子,偶尔有朋友来做客,也不至于...
    等等阿柴阅读 1,566评论 0 0
  • 春节到来气候好, 万里碧空蓝海样, 太阳光芒高万丈, 照得大地暖洋洋。 全国人民心欢暢, 兴高彩烈过年忙, 各族人...
    笨愚阅读 1,4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