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187)不淡定,又怎能从容写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可以说加入张亚凌老师的“心愉悦微写作”收获颇多,我看到了一大群相当努力中人们,重要的是他们本来就比我优秀。有句话叫做“世界上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努力,你还有什么资格不去奋斗?”我彻底焦虑了,心一直无法淡定。写作日更尽管还在继续进行,但这段时间的作品连自己都觉得水平差,我还是厚着脸皮将作业发在群里,完成任务。

群里的伙伴们连续不断的写作,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可是自己就是写不出来,即使写出来,也大多是无病呻吟之作。张亚凌老师说:“要找准触发点。”可我除了急于写作的心情外,似乎连触发点都没有,在生活中似乎也没发现什么值得触动的地方。

每天我都认真寻找生活中的触发点,可越是着急,思绪越是错乱。我尝试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可内心的“腹稿”没有打好,终归会是失败,还是不动笔的好。免得仓促出来的作品,到时候连修改都没办法进行,而我这两天的作业似乎都有些仓促。

有时候我想从这个团队中仓皇出逃,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努力,也因为觉得自己似乎没有“写作”那个金刚钻,实在做不来这瓷器活。在日更186篇后,我竟然想着停止写作,我想不动笔休息几天。憋不出来字儿的日子太难受了,世界上没有比思想上的负担更折磨人的了。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当你写不出来的时候,要么静下心读书,要么迈开双腿走出去。这两点,目前我都无法做到,还剩下三天就要开学,也许是开学综合征的原因,我有些焦虑。加上还有三本假期没有读完的书,一定不能拖到开学以后,尽管剩的不多,但似乎读书也没有多高的兴致,只是每天逼迫自己草草读完二三十页而已。对于走出去来说,每天也只能带着孩子穿梭在熟悉的大街小巷里。我似乎有意观察街上人们的一举一动,又似乎对所有的事情漫不经心。其实,我所谓的“观察”也只是为了寻找写作的念头而已。

实际证明,“动机不纯”的观察终究是徒劳一场,我没有获得半点写作的灵感,灵感也不会光顾一个急于求成的人。

《金刚经》说“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对于写作来说,我太过着相,想着写作有定法公式,套一套就能用。但这不是真的写作,写作就是随心而写,而我此刻却有意为之,包括生活中的一切事都想刻意与写作扯上点关系,终究把自己弄得一败涂地。不但写不出好的作品,而且越写越纠结。没有好的触发点,终究是因为内心那股骚动不安在作怪,这种不安叫急于求成。也就是说,我的写作之路偏离了方向和轨道。

写作最初的目的就是把内心的思想用语言表达出来,写的人写清楚,看得人看明白就行了。一切写作都是源自思想的表达,写的不好,原因在思想,写出来的文章不可能超越思想,叶圣陶如是说。是的,没有一颗从容的心,又怎能静心写作。急于求成的结果往往是越急越不成。为了让写作继续下去,我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把写作之心放在最柔软的内心深处。

菩提本非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写作亦没有什么心法,仅仅是从心而作而已。心乱了,写出来的文字必然是一盘散沙,无法阅读。好在张亚凌老师还是给我了鼓励,说内容、细节、语言都不错,只是题目有些不满意。张老师的语言和文字永远潜藏着世界大爱和人间善良,这也是我喜欢读张老师作品的原因。我又岂能不知道自己文章的症结所在,张老师的一片善心,只是不忍伤害我的热情。

让优秀的人们尽管优秀,给自己一份笃定继续前行,不必羡慕,更不必焦虑,使自己无法欣赏生活中的美。美随处可见,只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对于眼下的我来说,写作需要一份淡定和从容。

美国的一位将军考特尼·希克斯·霍奇斯曾经有一句名言,他说: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继之而出现的就是成功的朝霞。姑且把这段时间的不宁静当作黎明前的黑暗,相信命运也会眷顾努力的孩子,拥有一颗淡定的写作之心,让自己继续在写作这条路上,与大伙儿一同前行!

2018年2月28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