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佳作。
作者向我们传达了许多有益的观点,好好利用,势必会让我们的人生发生转折。
一、了解我们的大脑
很多人也许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甚至从未了解过,所以才会对自身的各种问题困惑不已。从大脑开始,重新认识自己,我们会再“进化”一次。
人类的“三重大脑”由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三部分组成,主管本能的“本能脑”约出现在3.6亿年前,以爬行动物为代表,诸如蛇、蜥蜴等;主管情绪的“情绪脑”大约出现在2亿年前,以哺乳动物为代表;而主管认知的“理智脑”在250万年前才慢慢崭露头角,高级的理智脑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它使我们富有远见、善于权衡,能立足未来获得延时满足。然而因为理智脑出现年代最晚,发育成熟较晚(大约在22岁左右),神经元细胞少,大概只占百分之二十,(大脑有860亿个神经元细胞,本能脑和情绪脑占八成),运行速度慢,且极为耗能,大概以40次/秒的速度运行。因此,理智脑显得极为弱小。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人类的默认天性自然成了:即时满足、避难趋易、急于求成。
这样的大脑构造导致我们总是陷入“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特别想要,但就是得不到”的怪圈,比如:
明知道读书重要,转身却刷起了抖音;
明知道跑步有益,但跑了两天就没了下文;
明知道发脾气不好,却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明知道要事优先,却成天围绕琐事打转……
更可怕的是,我们习惯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
(1)这会儿也看不了几页书,不如玩会儿游戏放松一下。
(2)不吃饱饭,哪有力气减肥呢?
(3)今天先玩吧,明天一定加倍学习,把今天浪费的时间补上……
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都是在对自身的行为和欲望进行合理化,这正是人类被称作“自我解释的动物”的原因。
在了解完自己之后,我们不妨平静下来,当一个理智的旁观者,合理地看待我们身上存在的缺点,正确地观照自我。
二、人类的天性
焦虑是人类的天性
焦虑对大家来说也许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它会在一切我们感到压力的时候出现。当我们默念截止日期时,会感到焦虑;面对紧急的工作任务时会感到焦虑;看到别人傲人的成绩,而自己依然碌碌无为时也会感到焦虑……总之,焦虑无处不在。
归结起来,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观点: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
缺乏耐心是人类的天性
多数情况下,我们希望只读几本书就能博学多识,坚持21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少吃几口饭就能变瘦,读完一篇干货文章就能立即改变……
我们也时常沉浸在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里,金庸的故事里有很多这样的桥段:一个普通少年,经历一番奇遇,轻松练成神功,取得成就……常人需要几十年才能练成的神功,他们往往很轻易地就能达到。
正是这种不用付出巨大努力就能获得超强能力的快感让人心驰神往,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的另一天性:缺乏耐心、急于求成。
三、克服天性
高尔基曾经说过:“每一次克制自己,就意味着比以前更加强大”。
成长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
人,生来混沌。根本原因在于出生时我们的理智脑太过薄弱,无力摆脱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压制与掌控,而觉醒和成长就是让理智脑尽快变强,以克服天性。
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努力:
(一)立足长远,主动走出舒适区;
(二)为潜在的风险克制自己,为可能的收益延时满足;
(三)保持耐心,坚持做那些短期内看不到效果的“无用之事”;
(四)抵制诱惑,面对舒适和娱乐时,做出与其他人不同的选择;
(五)克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
(六)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梳理那些会做但是特别容易错或者是不会做但稍微努力就能懂的内容,也就是我们稍微垫起脚就能够着的东西,在这个区域内努力,并且一点点地扩展自己的舒适区边缘。
(七)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八)直面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
(九)学习前人的智慧,反思自身的经历;
(十)用未来视角来审视现在的自己,多和未来的自己对话;
(十一)启用“灵魂伴侣”,想象一个灵魂伴侣,时刻伴随、指引着你,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不迷失,保持动力,不懈怠,保持平和,不冲动;
(十二)在读书的时候,不必苛求自己去窥见这本书的全貌和框架,我们只需要去寻找一个最触动自己的点,也就是所谓的“触动学习法”,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这个事情,在我们需要的时候提取它,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利用,举一反三,把读书的效率最大化,时常问自己“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只要我们的生活能发生一点改变,那么对我们而言这本书就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