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堺雅人》
堺雅人【著】
书摘:
我理想中的休息日是,上午去书店,发掘自己喜欢的书,然后去咖啡店闲坐,肚子饿了的话就回家,吃饭,睡觉。大部分情况下,我都是按照我的理想度过我的休息日。
2、
《还没长大就老了》
成龙【著】
书摘:
记得很多年前去美国,一看到房祖名,哇,怎么那么高啊!很久没见,他一下子就长了很多。后来我每一次见到他都很怕,觉得很不真实:“原来我有个儿子,他已经长得这么大了。”他不在我身边的时候,常常觉得一见到他我又要装出爸爸的样子,有时候要故意装得很严肃很庄重。现在每天看着他我就更害怕,就怕他结婚生小孩,他一结婚生小孩我就要变爷爷了。好恐怖!!前几天晚上睡不着,想到自己如果活80岁,那二十年后就会死掉,忽然觉得很害怕。想到自己躺在地底下会被虫子咬,就想将来一定要火葬。后来又想,房祖名如果也活80岁的话,那50年后这世界上也就没有他了。好残酷。想着想着就一做运动就会忘掉这些。
3、
《无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
北野武【著】
书摘:
是不是因为年纪越来越大,所以我才那么喜欢女人?我不知道。总之,我打算继续当个好色的男人,至少在心理上是如此——生理上呢,就要看我是不是一直都行了!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我想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吧,他说过,当一个男人失去了性欲,就失去了一切。他再也没有半点创造力了。
4、
《有如走路的速度》
是枝裕和【著】
书摘:
人之所以为人,必须记住过去,包括失败的经历。记忆终将成熟,变成文化。不记取教训,强迫人们在短期内忘却,就等于把人当成动物。这是政客和媒体拥有的最强大也是最低级的暴力。
5、
《我的造梦之路》
今敏【著】
书摘:
明明说了“讨厌乡下”而离开,生活不好便又启动安全装置似的回乡下,这种行为是来自农耕民族的基因吧,我是怎么都理解不了。再有,将“回乡下”随意、愚蠢地与“环保”混为一谈的人真悲惨。“果然还是在养育了我们的大自然中生活好啊。”呵呵。为了地球的环境,这类人应该消失。在城市里四处制造垃圾、生活在误以为是文化环境的大量消费生活中并赞扬之,这些人们在生活中通过物质获得情绪上的满足。别告诉我他们悠闲。我大概也不喜欢“在都市生活太累而回到乡下疗愈身心”这种想法。把乡下当成什么了啊?说“希望故乡永远不要改变”这些话,把住在故乡的人们都当成什么了啊?乡下不是城市落伍者的收容所。
6、
《十年一觉电影梦》
张靓蓓【著】
书摘:
我天性竞争性不强,碰到竞争,我会退缩。跟我自己竞争没问题,要跟别人竞争,我很不自在,我没那个好胜心。
7、
《周星驰映画》
师永刚、 刘琼【著】
书摘:
我也算是个上海人,虽然不会听也不会讲上海话,但在我的遗传基因里,我想有许多的上海元素。我特别喜欢吃面条,什么上海粗炒、上海面,无面不欢!对上海有种天生的亲近之情。
8、
《对丈夫已不再心动》
黑木瞳【著】
书摘:
尽管和丈夫共同生活在一起,但是却已经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9、
《宿命:孤独张艺谋》
周晓枫【著】
书摘:
人到了所谓的巅峰程度,维护友情的难度也会增加。旧友或因交集少,或因不想攀附,渐行渐远;新朋或为避嫌,或为趋利,或缺乏时间积累所产生的信任,难以一见如故、肝胆相照。人到中年,常人都不容易交到倾心和信赖的朋友,何况张艺谋?
10、
《张国荣画传》
司徒佩琪【著】
书摘:
我喜欢冷眼旁观,看人会舒服些,看自己会很累的。现在家里很少有镜,因为我不再自恋,当你知道自己一切都过得去,就不用照太多镜子。
您想读什么,请来读什么。请关注公众帐号:dushenme_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