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位中,你会发现有些人很努力了,可他很少获得别人的积极评价,有些人看起来没怎么努力,却总能做出亮眼的成绩。
从小到大,我们受到的教育都是努力是好的,努力才能有收获,不努力你将一无所得。于是,努力学习、努力考试、努力工作、努力奋斗,似乎有了努力一切都可以得到,你年龄越大,你越发现,努力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
正如我最近在看的《终身成长》这本书举得例子:
资源不足的人,就算付出了最多努力,生活仍然容易脱离正轨。比如有一天工作了一辈子的家乡工厂突然关门了;孩子突然得了严重的遗传病,让你陷入了繁重的债务;你的另一半花光了所有积蓄,留下孩子和一堆账单离开了你。——《终身成长》
虽然努力确实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人可以不努力就取得长久的成功,但努力绝不是唯一的因素。人们有着不同的资源和机会。
比如富人(或者富二代)就如同拥有一张安全网,他们可以承担更多风险拥有更充裕的时间去获得成功。——《终身成长》
所以作者提醒我们,在评价别人之前,要记住努力并不代表所有,而且每个人的努力也并非建立在同样公平的前提之上。
成甲老师在《好好思考》这本书里面说,“天道酬勤”的核心不是勤劳,而是勤于尝试新挑战。他在书中举了这么一个例子:
他有一个朋友,刚进公司时年纪最小,有时受人欺负,一些同事把很多本来不属于她的工作都扔给她,甚至连其他部门的人也给她派活儿。可是,她从不抱怨,照单全收,想各种办法解决这些新问题,每次处理完问题,还要写反思总结自己可以改进的地方,下次要做得更好。
结果,2年时间,她在公司从处理装修买家具,到和技术团队一起给客户做服务,几乎和各个部门的人都打过交道,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以至于有时领导要协调资源反而还要找她帮忙,显然,她的这些努力让她在公司的重要性大幅提升。
她的成功不是单单努力,而是她知道要提升管理能力,就要多积累解决各类问题的经验,并且学习与不同的人相处。因此,她不断寻找新机会试错,在解决新问题中快速积累新经验。很多人加班熬夜是在解决熟悉的流程问题,而她加班工作是为了加速积累新的经验,提升管理能力。——《好好思考》
美国经济学家弗兰克·H·奈特奈特说过,决定一个人富有的三个条件,一是出身、二是运气、三是努力,而这三者中,努力是最微不足道的。
我们或许应该好好思考下,过度努力不是荣耀,或许是没找对方法,996 苦难不值得歌颂,事情并不一定要很艰难的完成,很是事情超过临界点,努力的回报呈现“边际递减效应”。
如果你现在做的事情很花时间,很努力仍没有做好,那你可能是停下来想一想是否有更适合的方法,或者这件事本身就不适合你。
正如《土拨鼠之日》电影的主人公那样,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生活,刚开始,他因为有记忆,总是把别人踩在脚下,没有成长,不去学习,也从不去关心他人,不过他有一天他意识到他生活毫无价值,于是,他就利用这些时间去学习,去上钢琴课,读大量的书,学习冰雕,去帮助被人,生活不再漫长,自己也走出了这个死循环。
努力很重要,但光靠努力不够。
在这个时代,真正能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不是你如何努力,你是否在正确的方向、用对的方法,并且是否能持续积累,不断试错、不断优化。
因此,在努力之前先思考方向,别一头扎进“重复的熟练”; 在做事时多总结经验,用问题锤炼能力;在机会面前勇敢试错,把小舞台当成大练兵;在看待别人时,多一点理解,少一点“你不努力怪谁”的苛刻。
虽然说,努力最微不足道的,但显然,该努力还要努力。随着科技的发展,个人能做的事效率越来越高,个人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个人的努力在时代的加持下不断放大,通过努力过上轻松日子的概率显然更大了。
愿你我都能用对的方法,把努力变成复利,活出更自洽的人生。
每天分享一个我正在学习并觉得有用的认知或例子,给我自己做心理建设,如果今天这个认知或例子恰好对你有启发,欢迎给我点赞或转发。
今天是公众号日更的第403天/1000天,早起第1660天,慢跑3633/10000公里,最近正在学习《复利日知录》,很多理念来自《富足人生社群》课程的复述,两个地球上少有的可以让你不断变好的社群,欢迎加入一起学习
如果你愿意定投生活,每天提醒自己进步一点点,让生活更美好,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9.9元加入我的“定投生活陪伴群”,不承诺提供服务,欢迎跟我一起学习践行复利人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