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大老是生气,见着谁批谁。
为什么,对工作不满意,主要是做事没有标准,干什么都觉得差那么一点,被批的体无完肤就不会感到诧异。
一、经验主义害人不浅,拿老标准、老办法只能糊弄自己
人都有这么个习惯,做事喜欢到自己的工具包、文件夹里找过去的经验、做法。直接套用,改头换面,应付了事。
有一个同事,是个收集文案的高手。但你看他做出的东西,很多千篇一律,毫无新意,一个稿子打天下,一个案子管几年。所以,他升职很慢,因为,他靠经验吃饭,没有标准,哪个老板会喜欢,他不升职慢,谁会慢。
还有一次,上一级老板来检查调研。办公室准备了一汇报稿。出现了中间稿子缺了一页,装订反了一页的无法容忍的低级的重大失误。偏偏就在换了终稿的那一次,没有人去检查。当时大老板扬着手里的稿子,黑着脸匆匆结束了检查。大老板走后,老板大发雷霆,全公司整改。
记得,刚步入职场时,老司机就告诉我,从事办公室的工作,一定要拿出最高的标准,稿子标点符号都不能出错。从开始之初,无论大稿小稿,我每次都要坚持校阅不少于两遍,重要的都要请同事帮忙再查一遍。
后来,我当上部门负责人,也这样要求部属,从小事做起,让大家养成坚持高标准的习惯,很少犯错。
二、心态决定状态,态度是多么的重要
标准是什么,我理解就是自己最满意的状态。自己都不重视,敷衍了事,怎么可能把事做的好,做出高质量。
现在有许多的人,习惯被别人推着走,甚至踹着走,有的踹都踹不动。为什么,因为态度,拿一种生无可恋,死亦无惧的状态,能够出标准、上层次才怪。
明天我有一个会要讲话,需要收集情况,我把任务布置给小王,两页纸的情况汇总,我等了两个小时,才听到小王的敲门声。材料一看,简直是一摊狗屎,错别字还连篇。我劈头盖脸地批了他一顿。把材料从头到尾在纸上改了一遍。让他给我打出来。我等了一个小时,还没见到结果。我推门进他的办公室,还没改完,气就不打一处来。
这样的态度怎么能把工作做好,怎么能够做到高标准。受领任务后,应该怎么做,真的要深入思考一下,如何去做,做到什么程度,是不是拿出最好的状态,最高的标准。而不是把一摊屎的东西推给领导,那要你干什么。什么都不重视,办事拖拖拉拉,这种人走到哪都没人喜欢,早晚会被踢出队伍。
三、标准写在纸上,钉在墙上,更抓在手上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标准来自于哪里?可以肯定地讲,标准是干出来的。
许多刚步入职场的人,做事没有标准,还不谦虚,干一项工作不把政策吃透,意图领会好,还不到一线去调研,闷着头在办公室憋,拿出的东西经常被上司、领导批。更有甚者,一次这样,下次还不改,怎么能够干出样子来。
放假前一天,办公室主任老刘让小黄拿一个工作计划,小黄到时挺快的拿出来了,老刘一看,不说计划内容怎么样,连个表都做的很难看,粗枝大叶。考虑到是新人,手把手告之如何做好。到了中午,小黄信心满满地把计划呈到老刘面前,老刘扫了一眼,拿出一份计划,让小黄参考一下。小刘沮丧地回到办公室。到了下午,同事放假都快走光了,老刘实在是等不急了,就去找小黄,看着小黄对着电脑发呆,老刘一把推开小黄,亲自上阵操刀,不一会就把活干完,小黄狠不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出办公室,老刘正好遇到我,直摇头,抱怨的说:“现在的孩子,眼高手低,没有标准的概念,还不怎么吃苦,不是我们那会了!”
我告知老刘,那你给他立标准了吗?他知道是标准是什么吗?他在落实中贯彻标准了吗?
老刘一怔,悻悻走了。
看着老刘落寞的身影,我也感慨万千,谁都是从新人走过来的,初始就树立标准意识,干事追求极致,由此形成习惯,那会是另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