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因为要去游览三峡,之前在做功课的时候,偶然见到了这本书,本想随便翻翻,但没想到这本书出乎意料地好,读来竟完全被惊艳!
一本外文书是否能够成功,有一半要取决于翻译者的功力,而此书的大陆版译者是作者的好友,涪陵本地人,所以在看的时候,丝毫没有外文书翻译后的那种晦涩感,感觉仿佛本身就是用中文写作的。
任何事情都是讲究机缘的,机缘巧合之下,何伟(彼得·海勒斯)来到涪陵这个长江边的孤独小城,机缘巧合之下,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颇受争议,至今仍被广泛质疑的却同时又是当代最雄伟壮观的三峡大坝的修建过程,机缘巧合之下,目睹了中国千年难遇的发展契机,以及那些江城普通人在这“千年难遇之大变局”里的寻常生活。
作者书中所涉及的场景,除了三峡游记,乌江野营,新疆之行外,全部聚焦在了这座江边小城上,但这它涉及的题材,又是无比地宏大磅礴,须知“须弥入芥子”,我们从这座小城的发展变化,窥见了整个中国的发展变化,从那些普通人的寻常生活里,看到了整个中国的人民的生活,从作者和周围人群的思想交锋,看到了处于大变革阶段,整个中国的人的思想矛盾冲突和感情脉络。
那个面馆的老板黄小强,那个缠着作者不放的三陪女,那个40多岁给他一直写情书的营业员,那些思想保守但求无过的官员,那些大腹便便的暴发户,那些正处于懵懵懂懂的青年时代,排演《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学生们,无不是我们身边最最普通,最最熟悉的各种人群,因为我们司空见惯,我们从来没有在他们身上给予多少关注,但细细回想,每种人的穿衣打扮,形态举止,无不贴着鲜明的标签,他们的形象那么立体,那么熟悉,只因为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就是当时的我们自己。
即便作者用最最寻常潦草的文字,记录下这一切,都已经是非常难得了。但尤其难得和令人惊叹的是,作者那优美流畅的文笔,细致入微纤毫毕现的刻画功力,深沉睿智的哲学反思,以及对当时那些人,对那几年遇到的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和总结,汇集在一起,构建了这本书,这本以外国人视角切入,却又能让普通中国人也感同身受的传记奇书。
后来去年夏天,我坐三峡邮轮去参观了现在的三峡。现在的三峡,跟作者当时看到的三峡,感觉已经不是同一个地方了。
上游蓄水,水位被抬升了一百多米后,很多原来的自然景点都已经完全消失,深藏在了水下。
原来的虎跳峡,夔门天险,那些优美秀丽的景色,已经基本失去了当日神采,变成了一个大水库。
看到现在的景色,回想当初的三峡风光,心中多生感慨长江已经像原来那样奔流了多少亿年,而如今的改变,以无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所换取的经济利益,于长江而言,利也?弊也?我们没有答案,毕竟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红利的我,无法做到“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筷子骂娘”,是非功过,且待后人评说。
而后人在评论长江,评论三峡的时候,绕不开的一本参考资料,当是《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