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这个字眼每天都在我们大脑中闪过,也许你不曾发觉,是因为你不够细心,或你用其他的词代替了他,譬如“看待、认为·······”,我们每天都在审视着各类的人、物、事,即使你审视同一件事、同一个人,每个人的审视角度往往相差很远。
审视“人”,大家都以怎样不同的眼光去看待而下评断呢?评断一个人往往很多时候,很多人只凭外表去下结论,每天都能经历,感觉很缥缈,他们只注重外表,忽略了其内在品质,犹如一颗硕大饱满鲜丽诱人的水蜜桃,可人们哪曾知道美丽的外表下却长着果蝇,里有肥大的虫懒洋洋地睡得正熟,犹如一颗粗壮挺拔的杨树,从远处眺望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可美好之后往往是残酷的,这些杨柳的树干早已被白蚁侵蚀了,留下的只不过是一空躯壳,总会倒下,内在价值早已被剥取。人而亦如此,若心、精神、思想与道德相违背,那么人只能是像狼外表披了一层绵羊的皮,可狼的本性是很难改掉的,他终有一天会褪去这一层虚假皮,露出原型。尽管说外表很多时候会撞运,但若没有真材实料,健康的思想,美好的心,那么一切都将只是浮云。所以说审“人”也要用正确的角度,注重内在美。“让世界更加和谐美好”的关键应该是将我们每个人的心美化,只有人的心里是美好、善良的,才会做有利于社会世界的事,社会的和谐需要每个人的努力,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去感染美化社会。所以说审视“人”,要从内在去评价,千万不能以貌取人,因为其实当你在取笑、藐视他人的时候,你已取笑了自己的内心,此刻你的内心已被侵蚀,有一支无形的毛笔在将你的心染黑,要记住呀!“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们要时刻警惕自己。
那么审视“事物”呢?当我们遇到事情时,评论某一件事时,是否我们认为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呢?往往情况下我们考虑的有些欠缺,只看到一方面,甚至有的时候我们会不小心扭曲事实,将事情想的太复杂了。例如马路上一位老人跌倒了,路人漠视而无动于衷,对于此现象,人们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这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有些人则认为这是聪明之举,不会惹来一身骚。人们有这种思想是因为之前尤其人们扶起路边老人而被诬陷的事,闹得人们心里发毛,对此现象产生了畏惧,害怕做了好事反而不落好。这些人看到小部分现象就误以为全社会的人们都是不讲道理,不知恩图报的,光凭小浮动就下定当前社会现状,他们并不知道社会上,大多时候人们都是知恩图报,不能一点点的现实扭曲就下论为就是现实,评论这种现象应一分为二,从多方面考虑,不能盲目要有自己的主见,应有一个道德底线,对于老弱病残,不管当时有什么舆论冲击了这根线,我们也应该架起自己的线,为他提供帮助,老人跌倒了就应该看到就及时上去扶……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审视也是一门值得学习的艺术,学好了我们将会走的平坦些,有方向,我们每天都在审视,审视的好与坏,只有自己清楚,我们应该在审视时多加个心眼,要慎重呀!
这篇文章写于2012年9月8日,星期六。
记得我当时写这个题目的原因完全是纠结了好久,是意外之外,不知道当时脑子里只出现这两个字眼,我不知道写些什么,周一就要交周记了,我绞尽脑汁,每次都是不到最后关头,有根不得不写的弦绷着我就写不出来,都是被逼出来的。至于为什么只想到了这个话题可能是跟我当时的心境,所想所看,所经历,有感而发,也刚好遇到了类似审视偏颇的事件,人。于是思绪万千,刚好借此抒发自己当时的一些看法,牢骚,现在看着那些文字,那时的自己还是蛮直白,见血,尖锐的,愤青,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也引发了很多思考,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写,写着写着思绪泉涌,一发不可收拾,想到很多方面,自己也同时在思考着,反思着自己的价值观。现在回读,觉得当时自己还是蛮懂得思考的,思考的问题还是有力度的,颇有些深度道理,态度,当时真的是想到什么写什么,若要评价这番写作,我借用老师的话来说:“内容有深度,但要注意一下条理性”。哈哈,思考的问题确实不错,当却不算一篇很好的文章,理论道理阐述,连贯,条理渐进,结构上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但我还是蛮满意的,挺惊讶的这是我高一写的诶,挺有想法挺能扯的,用了心思考,很真诚,用心,认真,值得一番致敬,表扬,为自己感到骄傲,那就是我的青春态度。